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孔子的故事中孔子弟子多达多少人精选88句集锦

孔子的故事中孔子弟子多达多少人精选88句集锦

admin 2023-06-02 02:19 句子大全

孔子的故事中孔子弟子多达多少人

1、 仲由,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

2、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 (孔子的故事中孔子弟子多达多少人)。

3、在教育学生方面,还有“循循善诱”、“欲罢不能”等成语。“循循善诱”启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要适当,要擅长启发式教学。而“欲罢不能”这个成语,则展现的是一种“乐业”的精神状态。

4、還有,率領魯國軍隊打敗齊軍,並聲言自己的本領全是來自老師,從而幫助孔子結束周遊列國,被魯國迎接回來的冉有;因為白天睡覺,被孔子批評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但被後人尊稱為先賢宰子的宰予;傳說精通鳥語的公冶長……

5、孔府菜研究会长彭文瑜说:“记录技艺不代表传承技艺。由于能掌握技能的孔府菜大师数量有限,对孔府菜一知半解的厨师依葫芦画瓢,也在各种饭店打着孔府菜的招牌,却做不出孔府菜应有的鲜香味醇和文化底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孔府菜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孔府菜的声誉。”

6、所以,对孔子的家族来说,他的父亲非常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儿子,就这样年老的他娶了年仅十七岁的孔子的母亲颜氏。(孔子的故事中孔子弟子多达多少人)。

7、    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孔子日”以纪念这位对人类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贤。负责起草议案的议员表示,中华民族悠远、灿烂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多元文化的内涵。孔子完善的教学思想,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加州举行这一纪念活动,充分显示该州对教育的支持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8、子贡很不高兴,就去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9、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10、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天,晋国铸 刑鼎。孔子认为晋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没有好的制度和法度。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已经40岁了,孔子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 三桓(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11、透过孔子的这句话想象他当时的表情,会不会也是狡黠的,调皮的?原来圣人也并非时时认真,事事较劲的。

12、《尚書》為儒家核心經典之“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

13、颛孙师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为人有容貌姿质,宽冲博接,从容自务,居处不刻意立于仁义之行,门人友之而不敬。

14、孔子最欣賞的弟子,應該就是顏回了。顏回,字子淵,或稱顏淵,魯國人。孔子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為人謙遜好學,有擔當“不遷怒,不貳過”。可惜顏回四十歲時,先於孔子而去世。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三國時期,祭孔時,以顏回為配享從祀之例。此後歷代皆有加封,唐朝時尊為“兗公”,宋時加封“兗國公”,元時尊為“兗國複聖公”,明時稱為“複聖”。

15、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人,孔子得意門生。子路出身寒微,但生性豪爽,勇力過人,事親至孝。子路為人耿直,哪怕是老師孔子做事,他覺得不對的也要提出來。子路非常虛心,聞過則喜。子路一生忠於孔子,積極捍衛或努力實踐孔子的思想學說,對儒家的貢獻、對後代的影響也是很大。63歲時,在與敵戰鬥中死亡。當時的孔子已經是72歲的老人了,子路的死,對孔子的打擊極大,第二年,孔子就也去世了。

16、冉耕(伯牛,少孔子7岁,冉雍之叔伯辈)鲁人

17、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之

18、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

19、除此之外,孔子的治学思想中还具有务实的成分,他要求学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治学上容不得一点儿虚假。这些成语为后世的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莘莘学子的指路明灯

20、在孔子看来,做事情要杜绝假想,不去想如果,因为如果,就意味着欺骗自己,不再说如果,就是不欺骗自己,不去假想。

21、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 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 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 齐景公与 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 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22、冉雍(仲弓,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

23、所以在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24、又有一日,孔子来到郑国,与学生们都走散了,一个人站在城东门发呆。郑国有一人见到了孔子,就对他的徒弟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找到孔子后,将这人的话转述给他,孔子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笑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25、相失于郑:丧家之犬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郭东门。有人告知子贡,东门有人仪表像丧家之犬。弟子终把孔子寻回,并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苛政猛于虎中有《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孔子和弟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泣。深刻揭露了封建暴政对人民的残害。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意思就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受困陈蔡吴伐陈、楚救陈之际,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随即出发。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许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旧讲诵不绝。后来派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

26、孔子说:“颜回啊,我想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

27、    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

28、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主张他们大胆言论,不要因为他年纪大,就不敢说。所以,在孔子看来,他和他的弟子之间是相互学习的。

29、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30、凡事三思而后行是好事,但这可不是孔子推崇的。孔子认为,思考两次也就行了,想的太多反而不好。

31、壤驷赤字子徒。(《家语》作字子从,古从字与徒字相近,亦疑为彼此笔误。)

32、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33、第二批是孔子45岁以后至60岁左右,由出仕鲁国到周游列国期间收的弟子。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少孔子30岁左右,以鲁地、和卫国年青人为主,孔子游历外国,停留最长时间在卫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此段期间,孔子开始在政治上(51岁为鲁中都宰,54 岁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和学术上都有成就,有声望,因此得以举荐不少他的生出仕於多国,荐冉求、冉雍为季氏宰,荐子路为季氏宰及卫国大夫孔悝为邑宰,荐子贡代表鲁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这批学生有:

34、但是,对于这一切,他却淡然地说,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

35、譯文:我從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社會了,四十歲對各種道理不再迷惑,五十歲能樂天知命,六十歲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時做事能隨心所欲,但又不會超出禮法的規範。

36、颜回(少孔子30岁)鲁人,《论语》称:“回也屡空”,“贤哉回也”。

37、仲子,姓仲名由,字子路,是孔子的第二个高材生。子路初进孔子门庭时,纯是一个纠纠武夫。初见孔子时。孔子问他;“你喜欢什么?”子路不假思索的答道:“喜欢长剑”,他头载一顶插有雄鸡毛的帽子,腰间挂着长剑,剑柄紧着公猪皮,以示他的勇敢。同学们都认真读书,他却摇唇鼓舌,叽哩哇嚷乱谁乱叫,头上的雄鸡毛摇摇晃晃,剑柄上的公猪皮也似乎蠢蠢欲动。同学们对他那种伧荒滑稽的模样哭笑不得,孔子对他粗俗的行为进行严格教导。靠了孔子的循循善诱,仲由才渐渐走上儒门正道。

38、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39、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40、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很多都是出自《论语》。这些成语至今仍然散发着智慧的光亮。接下来,让我跟随涂老师一起走进出自《论语》中的成语,看看它们的背后都记录着哪些孔子和弟子们的故事。

41、孔子《论语》中有言:“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42、这尊高达6米,重约5吨的孔子雕像由中国青岛市市南区于2002年捐赠给韩国,希望与结为姊妹城市的仁川中区保持活跃的交流与合作。中区将雕像设在了仁川前海的自由公园入口处。这里是唐人街内视野最好的地方,也是130年前背井离乡的华侨们进入韩国的通路。今天,这里每日会有平均200到300名游客前来参观。

43、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原姓子),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另一说法为孟皮小时候爬树摔下来)。

44、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检法司最高长官);

45、“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46、  最后,他告诉儿子,孔丘年纪轻轻就博学好礼,就是所谓的显达的人,希望他一定要去到孔子那里求学。

47、有韩国人称孔子是朝鲜族人,这来源于一种说法。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由于商纣王的暴虐无道,他的叔叔箕子和大批的商朝贵族“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并建立了东方君子国,也就是韩国历史上的箕子朝鲜。

48、司马迁: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4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

50、据老百姓传说,仲由就死在莘县古城的北寨村和子路堤村附近。北寨村全村人皆娃仲,子路堤村则以其字命名,仲子庙就是他们的前辈在仲由战死的场地修建的。仲子庙在北寨村以南,在子路堤以西,两村一庙成三足鼎立之状。前几年,兴修水利时,在仲子庙东侧开挖了一条大干渠,水利部门命名曰:仲子庙干渠,水渠从金堤引来黄河水,南北流向,穿越莘县东部数十里,入徒骇河,灌溉数万亩良田,滋润千万农民的心。农民们说,仲于庙干渠里滚滚流淌的是金灿灿的粮食、雪白的棉花和光闪闪的珍珠。

51、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 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由楚国返回卫国,途中又遇隐者。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吴国讨伐鲁国,吴国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孔子的夫人 亓官氏去世了。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 冉求帅鲁师与齐战,获胜。 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孔子学来的。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 孔子对冉有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君子的行为,应该用他的礼数来判断。施舍的时候,会从重付出。做事的时候,会中庸而行之。死的时候,会对自己薄葬。

52、颜回和子夏听后对视片刻。颜回说:“只见到门,而不深入到里边,不能知道那里面深藏着的精微奥妙啊。”子夏向孔子深施礼说产先生的话,弟子受益匪浅,我当专心深入学问的大门之中,探询事物的精微奥妙之所在。”

53、曾參,字子輿,魯國人,後人尊稱為“曾子”。曾參小孔子四十六歲,是孔子晚期弟子之其父曾皙也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生前並沒有太注意到曾參之才能,但是真正繼承孔子衣缽的,卻是這位大器晚成的曾子。曾參為人至誠至孝,學習上也是謙虛謹慎、踏踏實實。孔子去世後,曾參聚徒講學,傳播孔子的儒家學說,相傳為儒家子思子、孟子一派的創始人。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四配包括,複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子思﹑亞聖孟軻)。與孔子一起,這五個人也被稱之為“儒家五聖”,即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

54、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他是这样评价颜回的:“颜回呀,非常贤能。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比较简陋的巷子里,人们都忍受不了。颜回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孔子赞扬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呀!可惜,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颜回整理获得的古籍,呕心沥血,以致劳累而死。颜回死了,孔子非常悲痛。

55、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56、在古代,孔府有“厨艺不外传”一说,只有权威的孔府厨师才能夫子相传或者师徒相传。1985年,为整理和保存孔府菜精华,孔府菜研究会邀请了6位孔府老厨师,历时两年多编写出《中国孔府菜谱》一书,收录了170道孔府菜的详细制作过程。

57、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周初 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 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 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 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 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 夏邑县),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 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 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58、第一批是孔子30岁以后到45岁之间收的早年学生,这批学生比孔子大概年轻8岁到15岁之间。大都是在鲁国出生的青年。这批学生有:

59、  这一年,鲁昭公应楚王的邀请前去访问楚国,并且由大夫孟厘子做为礼官一同跟随。陪同鲁昭公访楚期间,孟厘子发现,作为礼仪之邦的鲁国,竟然没有自己心中这个“南蛮”之国的礼仪周全,内心深深地感到了自责。

60、言偃(少孔子45岁)吴人,后世有子游之儒。

61、澹台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小孔子三十九岁(《孔子家语》作四十九岁)。相貌丑恶,孔子薄之。毕业后南游江淮,为人敢与去就,率直重诺,从游弟子达三百人,名闻诸侯。孔子闻之,叹气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62、曾点字子皙,曾参之父,就是拿着大棒差点把孝须儿子打死的那位。孔子曾使诸弟子各言其志,独称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潇洒。可是谁想像得到,就是这位高蹈脱俗之人,竟因为一棵瓜秧子差点要了儿子的命!

63、35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

64、以上为《史记》版孔门七十二圣(外加五个编外人员)名单。

65、原句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66、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口才極好。善於雄辯,辦事幹練,而且很有經濟頭腦,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孔子對他的看重,僅次於顏回。在孔子周遊列國時,子貢出力甚多。與子路一文一武,是孔子的左膀右臂。一次,齊國要攻打魯國,子貢利用自己的頭腦和口才,周旋于齊國、吳國、越國、晉國之間,成功的使吳國和齊國互相攻伐,魯國卻成功的從這場劫難中逃脫。孔子死後,大多弟子都是給孔子守墓三年,唯獨子貢給孔子守墓六年,可見師生感情之深。

67、因此,生活中,道是固有的。就如大树在森林里,不用修剪灌溉;大道在人心,也不用去发扬光大。道始终在那里,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看见而已。

68、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9、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

70、    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71、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这一年冬天,孔子的儿子 孔鲤去世了。

72、孔子(Confucius,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

73、对于孔子来说,鲁国虽小,但在他心中是最好的。因为鲁国是最讲究礼仪之道的国家。

74、一以贯之:始终如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博施济众: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 立人达人: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能近取譬: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做譬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安老怀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一匡天下:纠正混乱局面,使天下纳入正轨。引申为统一天下。

75、子路得知后,为此事甚感不满,表面上不说,但孔子心里明白,孔子便对着子路向天发誓说:“我如果不对的话,就让老天厌弃我吧!”(《史记》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76、    据《论语·公冶长》,有一次,宰予大白天睡大觉(昼寝),被孔子发现,结果遭到痛骂。     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于予与何诛?”,就是把墙壁抹平。粪土,就是脏东西、污秽物,孔子说宰予是朽木,是粪土之墙,等于骂他是垃圾。何况还有“于予与何诛”:宰予这家伙,我都不知道骂他什么才好!     宰予挨骂的原因,不过是“昼寝”。这就不能只看表面情况,要到孔子后面的话去找原因了。孔子说:过去我对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要改成“听其言而观其行”。从什么时候改的?就从宰予开始。看来,孔子痛骂宰予,是因为他说话不算话。     当然,事实上宰予也是孔子的好学生。后来,子贡搞“造圣运动”,宰予也是出了大力的。据《孟子·公孙丑上》,宰予甚至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意思是尧舜都比不上孔子。孔子一顿臭骂,竟骂出个“骨灰级”的忠实信徒。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多。在文化上,孔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学术上,孔子出类拔萃,总其大成;在道德上,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教学上,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这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就不说了。这里只说其中之那就是孔子真实坦诚的人格魅力。                                 ✿ 他坦诚 ✿

77、一天,子夏读完书来见孔子,颜回正坐在孔子旁边。子夏按捺不住读书后的兴奋心情,对孔子说:“先生,我刚刚读完这些书,心情很舒畅。”孔子看见子夏高兴的样子,问道:“你可以谈谈读书的感想吗?”这正是子夏想要做的事情,他说:“当然可以。书对于事物来说,就像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一般明亮,像星星一样丰富多彩。书中有尧舜伟大的道德,有夏禹、商汤、周文王高尚的礼仪。我从先生那里学到的,铭记在心中永远不敢忘记。虽然住在茅草屋里,我弹琴唱歌以颂扬先生的人格和理想。有朋友来,我快乐;没有朋友来,我也快乐。我已经能够发奋读书,修养人格,达到忘记吃饭的境地了。《诗经》上说:“根横木做门框,房子虽破能住下。泉水哗哗流淌,清水也能填饥肠。”

78、景公想封孔子为尼谿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后来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没有办法,孔子则重回鲁国,聚徒讲学。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一年以后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

79、商瞿(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传《易》於瞿

80、卜商(少孔子40岁)卫人,魏文侯师,后世有子夏之儒

81、儒家学派以“仁”、“礼”为主要的思想核心。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像成语“见义勇为”、“杀身成仁”等。

82、  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动乱,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到东汉,国家才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83、  后来,孔子的母亲也过世了,孔子一心想要把自己母亲和父亲合葬在一起。但此时的他,依然不知道自己父亲墓葬的所在地。

84、但是后来,由于楚昭王的一个手下阻止劝说才没有去做。

85、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已经70岁了,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86、子路感到愤怒,夺戟准备交战,但被孔子阻止。过程中孔子曾与颜回失散,一度以为颜回已死。卫灵公提供孔子在鲁国时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时间后,遭人诬谄而离开。

87、楚昭王的这一做法令孔子的弟子们非常轰动。但是孔子听闻后,并没有动心和失望。他严厉斥责他的弟子们说,做事,不要乱说,不要说“如果”。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