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论语全文翻译带目录精选102句集锦

论语全文翻译带目录精选102句集锦

admin 2023-05-31 02:11 句子大全

论语全文翻译带目录

1、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翻译: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5、唐初,太子内帅府参军李善,为《文选》作注,使此书更为流行。唐开元年间,又有五臣注《文选》。流传至今的,是以上注本的合集,称《六臣本文选》。二《治要》,比《文选》编的稍晚了点,唐初。

6、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你有没有尽力为别人?你对朋友诚实吗?你复习了老师教的知识吗?”(论语全文翻译带目录)。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全文翻译带目录)。

11、翻译: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2、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4、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15、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成功励志的书看的比较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干法》、《活法》、《人性的弱点》等,如果一类书看多了也会腻,就会尝试着看其他类的书,比如自传类《邓小平时代》、《乔布斯传》等,小说类的《追风筝的人》、《活着》等。最后推荐几个自己整理的书单,希望大家会喜欢。

16、  (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17、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1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9、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1、翻译: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22、翻译: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3、孔子说:“定期学习复习不是一种乐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认识)我,但我不怨恨(生气),也不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25、《文选》在这种转变和条件的积累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7、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2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3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31、曾子说:“有雄心壮志的人必须坚强勇敢,因为他们有伟大的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促进“仁爱”视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难道这场斗争直到死都没有停止吗?它离我们很远吗?

3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3、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欲览前王得失,遂命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辑录经史百家中有关帝王兴衰的各种记载,于是魏征等人编成此书。

34、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35、翻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36、(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37、从这个编书的出发点,已于《文选》大不同。《治要》,是帝王之书,类似于《资治通鉴》。只不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仍以讲史为主干;《治要》则是“类书”——将同类书籍集于同一名下。

38、《治要》选材的标准,就是“治要”——以治为要,即“务乎政术,存乎劝戒”。在选择中,以“博而要”确定取舍。所以,魏徵等人删其繁杂,择其精粹,高度浓缩,得成此书。

39、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40、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只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4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42、翻译: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43、翻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44、翻译:子贡问孔子:“卫国大夫孔文子(孔圉yù)为什么死后谥号为‘文’?”孔子说:“孔圉聪明好学,向低于自己的人学习不感到羞耻,因为这样他死后才谥号为‘文’。”

45、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46、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47、《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48、翻译: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4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52、《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53、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54、书海藏匿了巨大的能量,谁也不能把它诠释得全面。我只能列举一些书目,由它们串联一下故事情节!

55、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7、翻译: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58、《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

59、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0、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61、(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6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6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64、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65、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66、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驻外使节再次从日本引入此书,并在国内分四册刊行。

67、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68、翻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6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72、萧统在《文选》序文中,讲到了他的“入围”选择标准。

73、《文选》,收录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之间,共一百三十个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作品,计七百余篇(首)。

7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5、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7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8、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79、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80、就文化发展来说,六朝,是继汉开唐的重要时期。站在这个阶段回望,楚辞变为汉赋;汉赋变为俳赋;俳赋变为律赋,这是文学发展的一条线索。另外,西汉散文骈文变为东汉骈文;再变为六朝骈文。还有,诗歌由古体变为律体。总之,六朝时期,已经为唐朝文化的大爆发,基本准备好了条件。

8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82、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崇拜?”孔子说:“这可能是宽恕!”不要把你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

83、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8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5、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

86、什么是文学呢?萧统认为,就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说白了,就是辞藻华丽、声律和谐的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因此,此类作品占了《文选》相当大比重。

87、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8、孔子说:“当几个人聚在一起时,一定有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如果你发现你和他们有同样的弱点,你应该及时纠正他们。

89、翻译: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90、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请求纳颜氏女儿为妾。颜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91、翻译: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9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93、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94、(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9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9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99、《傲慢与偏见》走不出《呼啸山庄》,《简.爱》在《红与黑》里《飘》向《未解之谜》的《在人间》…………

100、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01、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