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知行合一精选98句集锦

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知行合一精选98句集锦

admin 2023-04-12 08:49 经典句子

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知行合一

1、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2、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3、阅读的内涵和意义——阅读能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4、2017年10月,搭乘北京地铁4号线的乘客,惊喜地发现自己乘坐的竟是“知识专列”:车厢两侧“陈列”着大量书籍,乍看之下,俨然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知行合一)。

5、  国学的定义有数十种,但不外乎三类:一是狭义国学观,如称国故之学、考据之学、经史之学、六艺之学、六经之学等;二是中义国学观,如称国学为儒、释、道三家之学或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三是广义国学观,或指有别于“西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指统括中、西等一切学术的国家学术文化。

6、④阐述经典著作需精读的原因,名言引用恰当。

7、0《隋书》唐·魏征等——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知行合一)。

8、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

9、知行合一的理论,我们只是说说而已,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知行恶呢?

10、《大学》中所谓的“学物”,就是《中庸》中所谓的“仁”。知识、审问、仔细思考、明辨、虔诚都是所谓的诚实的美德,除了善良还有其他所谓的诚实的美德。

11、译文:灾难没有比受到上天的功劳更大的,罪没有比掩护别人犯罪更大的,恶没有比偷袭别人下处更大的,辱没有比忘记自己的耻辱更大的.四者具备就都是祸。

12、此处“知”指认知,“行”指实践,知与行的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代王阳明在阐述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时,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主张,强调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王阳明认为做圣人要从端茶倒水的事情做起,日常行为中蕴藏着做人的道理。

13、20《游仙窟》唐·张鷟——误入神仙地,迷堕温柔乡

14、人生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穆叔所闻“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为“三不朽”的价值观。

15、阳明先生与孔子、孟子、朱熹并成为孔孟朱王,分别代表儒学、理学和心学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传播至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等地。

16、惟恐吾侪尚有一善成名之意,未肯专心致志于此耳。

17、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推进全民阅读仍然任重道远。地铁“知识专列”的出现,顺应时代潮流,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18、1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19、        围绕“五个一”工程,中文系还与学校一些部门如教务处、学工处等直接联合举办全校性的比赛活动,支持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文学写作大赛、书法大赛等。各种比赛有经费保障,有教师参与指导,而且会颁发盖有中文系、教务处或学工处大印的获奖证书和奖品(图书、笔墨等),征稿有号召力,学生积极性高,普遍以获奖为荣。特别是文学写作大赛结束之后,我们中文系把获奖作品编印成册,以作永久纪念。学生毕业前,拿着获奖证书和作品集出去求职,自然能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有些在文学写作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后来成为江西日报、新华社江西分社等媒体的大记者,或其他事业单位的笔杆子。

20、0《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宋元易鼎,蒙汉交锋

21、2《张载集》宋·张载——天地立心,万世太平

22、当代中国大学的办学模式,先是照搬前苏联模式,分科设置专业;后来又学习美国模式,实用主义盛行。而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学方法一直是简单否定,严重缺乏自信。

23、1《渑水燕谈录》宋·王闢之——宦海退居,士林清议

24、(出处)《静心录之续编二》(译文)治学的牙根在于立志,理想一旦立定那么治学的功夫现已取得成功一半了。

25、2《元好问集》金·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26、1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

27、2《本事词》清·叶申芗——词缘于事,情动于中

28、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

29、1《真诰》南朝梁·陶弘景——众真降授,三君手书

30、《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

31、如果你只是站着不动,自然不会伤到脚趾,你走得越快,伤到脚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样,你能达到某个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32、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33、0《唐六典》唐·李林甫等——建官之制,为政之方

34、0《新元史》民国·柯劭忞——一人之力,千钧之功

35、    现在兴起的国学热,是开展全民道德教育、干部廉政教育的需要,是为学、为政、为人、为道的精神动力。学习国学,至少有以下六大意义:

3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37、实际是说看书是在扩大知识面,是泛读的范畴;读书是巩固、消化吸收已有的知识,是精读的范畴。

38、《易经》十句名言:倨傲者势必招祸,正位凝命必始于修身

39、1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著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40、  四知执政为民。《尚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春秋时郑国答复子产“不毁乡校”,尊重民意、重视民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民富国治;儒家认为政之兴废在民心,坚持以民为本,推行仁政。为政者的职责是为民兴利除害、谋利计功。官不与民争利,政权才会稳固。

41、    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席卷世界和中国在世界的和平崛起,人们日益强烈地感受到人文精神与价值导向的重要。这正应了春秋时期齐相管仲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42、有人说,快节奏时代,时间变得碎片化,阅读也应与时俱进,以“短平快”方式略读即可,没有必要精读。我认为这个观点失之偏颇,休闲文学自然可以快读,经典作品最好要精读才能体会其精髓。所以,需要怎样的阅读方式,跟我们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有关,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来对待不同的书籍。一句话,我的阅读我做主。②

43、0《华阳国志》晋·常璩——巴蜀春秋,美不胜收

44、中文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要求学生练就一手过硬的文章,一手漂亮的书法,一手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门外语,简称“五个一”工程。为了培养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在中文专业课程之外,增设了《秘书学概论》、《英文应用写作》、《普通话基础训练》、《中国书法》等多门应用型课程,形成了由语言文字学到文学写作、文艺理论以及文秘等有机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生四年下来,能够做到一专多能,十分受益。

45、  和:“和”是中道,基本含义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儒家有整体和谐、群体和谐、个体和谐的系统论述。世界佛教论坛的《普陀山宣言》提出“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新六和”思想,道家讲“阴阳会通,和生万物”,都是讲普遍和谐。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多元和谐,而非强求多元的同一。处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更有必要以“和”为中华民族的常用大德。

46、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47、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48、在这片废土之上,一眼望去,黑夜漫无边际。从失望到绝望乃至无望的世人不禁想问:尚有光明之可能乎?

49、  敬:有敬天、敬祖、敬父母、敬师长、敬朋友、敬业等多重含义。《周易》讲“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子论“孝”,以“敬”为人兽之别;宋明儒家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都把“敬”列为常用大德。在敬畏意识日益淡薄的当代,尤其有必要树立对天命、圣贤、道德、民心、历史的敬畏。人若无敬畏之心,就会肆无忌惮、甚至无恶不作。

50、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51、0《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纵横四方,睥睨天地

52、0《文史通义》清·章学诚——六经皆史,学兼性情

53、0《蒙鞑备录》宋·赵珙——草原之鹰,天骄之国

54、文师华老师现在担任汉语言142班班级导师。

55、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亲手制定了《白鹿洞书院学规》(又称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揭示),主要内容如下:

56、②开篇扣题,表明观点:书籍的类型决定了阅读方式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57、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有一篇文章,名叫《读五类书,做高境界的人》。他所列的五类书是:修养类的书,欣赏类的书,博闻类的书,新知类的书,消遣类的书。根据中文系的特点,我把应该读的书分为四类:

58、    在这世界大潮流面前,中国人用什么理念去凝聚民族意志,又拿什么去与世界各民族进行文明对话呢?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总结和提炼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而教育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高低。

59、1《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画史之祖,遗泽千秋

60、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61、释文: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那是因为不知道。

62、快节奏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分散、零碎,而且,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压力下,阅读更加注重休闲、功利和实用。因而,短时间内能引起人共鸣的书籍受到青睐。于是,将零碎时间有效利用起来的“短平快”的阅读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⑦

63、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64、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65、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在上任时给同学讲了十句话,第一句话就是:“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到运动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到图书馆博览图书,不断“充电”、“蓄电”、“放电”。

66、  信:《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是真实无妄的“天道”(客观规律),“诚之者”是信守这个天道,即所谓“信”。“诚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守信、践诺、守法,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孔子说“民无信不立”,是要求执政者必须取信于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诚信”既是立身之本,也是立业之本、立国之本。

67、释文: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68、与人为善,才能成全自己。你的好运气,都是你的善良换来的

69、源于《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心即是理。天下有没有什么心外的事、心外的理吗?

70、王阳明名言十:“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71、0《大唐西域记》唐·玄奘——遐方异俗,绝壤殊风

72、2《娇红记》明·孟称舜——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73、1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74、传统书店为了摆放更多图书,一般将书架设计得很高、很密集;诚品书店则将书架设计得很矮、很宽松,且书架面板保持15度倾斜,让顾客能以舒服的姿态挑选图书。这是因为吴清友不想与顾客建立一种“买与卖”的交易关系,而希望把诚品书店打造成顾客的一个心灵港湾、一个摆脱喧嚣尘世的精神圣地。这是他的经营之道,也是他的处世哲学。就这样,他用数十年的时间,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点亮了“诚品”这盏灯。

75、1《唐语林》宋·王谠——唐人世说,风俗可辨

76、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77、自古以来,圣贤是思想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担任着传播知识、教化百姓、救世安民的使命。圣贤的人生观在《论语》中有具体的记录,《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宪问》:“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泰伯章》记录曾子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概括地说,圣贤重视精神修养,轻视物质享受;重视道义,轻视个体生命;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孔子是至圣先师,颜回、曾参、孟子等都是大贤,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荀子《劝学》说读书的意义“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78、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79、        你们情况如何?你们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有的是富二代,在家里没人与你竞争,长辈都争着疼爱你,甚至讨好你,你成了正真的温室里的花朵,有娇气,不能吃苦。你们上大学的机会容易得到,大学招生规模扩大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都能上大学;而上学的费用,除了国家拨款之外,你们自己家里要花很多钱,有的家庭需要贷款供孩子上大学。到了大学毕业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不能直接给你们安排工作,你们需要自主择业,竞争激烈,压力巨大。你们从小学到大学比我们那时的条件好得多,但从大学走向社会,你们就不如我们那时候幸福,意志薄弱的人的确难以闯过自主择业这一关,难以承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痛苦。

80、随身行李都丢了,哪有书呢!于是自己默写,把他读过书一字一字地写出来,他想教野人们读《易经》,他就把整部《易经》写出来。

81、1《孔丛子》汉·孔鲋——圣人之言,后世之教

82、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83、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84、0《书林清话》清·叶德辉——百科书史,源远流长

85、2《老残游记》清·刘鹗——棋局已残,吾国已老

86、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87、0《备倭记》明·卜大同辑——空言空语,纸上谈兵

88、2《文镜秘府论》日·遍照金刚——六合四声,诗格大成

89、沈尹默五岁上学,启蒙的李老师是一位年过七十的不第秀才,李老师爱好诗歌,时常喜欢念几遍千家诗中的名句,如“将谓偷闲学少年”之类给学生们听。沈尹默自小记忆力不强,十四岁那年,因背不过书,他急出了病,在家中休养,颇感轻松自在。于是,他一连读了几遍《红楼梦》,又看了一些唐诗宋词,尤喜读白居易的作品。从此,他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90、1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91、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更是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豪杰,孙中山就曾经表示,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蔡元培也曾说,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

92、1《棋经十三篇》宋·张拟——成败纵横界,生死黑白间

93、20《七修类稿》明·郎瑛——考辩史馀,论载典外

94、1《陶庵梦忆》明·张岱——前尘已逝,往事堪嗟

95、1《梦溪笔谈》宋·沈括——走笔天下,纵谈百科

96、译文: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97、消遣书,指与中文专业无直接关系的书籍,如绘画、书法、摄影、建筑、音乐、服饰、天文、地理等种类繁多的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