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牡丹亭汤显祖精选108句集锦

牡丹亭汤显祖精选108句集锦

admin 2023-04-12 08:49 经典句子

牡丹亭汤显祖

1、封建统治阶级内正派人物的典型代表,性格古板固执,思想顽固僵化。一方面他视封建礼教为天经地义,信奉“存天理,去人欲”的理法教条。

2、柳梦梅果真到了澳门,找上钦差苗舜宾,获得苗钦差的资助而北上赶考,才有了后来这个被白先勇称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故事。

3、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4、第四曲(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几句体现了丽娘心境的变化,欣喜之间情感色调变化,丽娘的悟性感性是灵敏的,喜怒哀乐都随这自然而变化着。目之所及是盛春却又不免伤春,正值青春又恐韶光贱。身系闺阁,心向自由和爱情。只能是感慨这姹紫嫣红都付与断井颓垣了。

5、这样的行为无论是在当时人眼中,还是在现世人看来,不是疯癫便是狂魔。他们觉得这大抵只发生于文艺作品中,而文艺于他们而言是假的,不过消遣闲淡之心罢了。但几百年前的汤显祖发出“梦中之情,何必非真”这类振聋发聩的呼声,这正是他的可贵与伟大处。我想,正是因为有杜丽娘这类人的存在,这个世界上才不乏有“奇迹”降临。

6、哪怕柳梦梅成为了状元也不受杜宝待见,甚至将还魂归来的杜丽娘当做鬼怪附体。最终,众人将此事闹到了金銮殿之上,才由皇帝乾纲独断作出了决定,这才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

7、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8、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9、第一曲(绕地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丽娘面对如此春光好景,被拨动了心弦,想到自己“人立小庭深院”。不免愁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晓残妆”可以读出杜丽娘无心装扮自己,其中蕴含着女主人公的伤春之意。在古代社会,封建礼教束缚女子,未嫁女子要待字闺阁之中,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显然是压抑了少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本性的。

10、柳梦梅和杜丽娘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简直在说梦话,因他女儿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现在能复生,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发掘,因而判了他斩刑。

11、后来,杜丽娘终日想念梦中之人,最终是郁郁而终。死之前她为自己画了一幅画,并题诗曰: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后来,进京赶考书生柳梦梅,途经此地,巧得这个画像,十分的惊讶,“不在梅边在柳边”说的不是正是书生我吗?于是日日夜夜对画中人唤姐姐,杜丽娘竟真从画中走出来,而后将其事情一说出。柳梦梅帮助杜丽娘,重新复活。而后经历了一些坎坷,最终是一个大团圆结局。这就是所谓的“私定终身后花园,金榜题名大团圆。”

12、例如在第十出《惊梦》中花神的台词:“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第二十三出《冥判》中判官的台词:“有个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也。妻杜丽娘,前系幽欢,后成明配。相会在红梅观中,天机不可泄漏。”

13、在审讯之时,朝廷派人伴着柳梦梅的家属找到杜府上,报知柳梦梅中了状元了,柳梦梅这才得以脱身。但杜宝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验明正身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剧本艺术特色从《牡丹亭》剧本来看,故事情节发展的依据主要还是空间转移,整出戏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年,在地点的切换过程中出现多个场景,甚至有一些情节直接用和地点有关的词来命名。

14、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15、作者在这篇小说里,苦心经营制造“梦”的意象。梦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点大异:仙境是永恒的,梦境是短暂的。人类往往不愿面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悲苦事实,却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然而,俗语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16、在明朝初期,由于各地方语言、风俗以及传统音乐的差异,传奇剧可以说是诸腔竞作,包括了大量风格各异的地方声腔。到了明朝中期,南曲中最为盛行的四大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1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8、花面蛮姬十五强,蔷薇露水拂朝妆。尽头西海新生月,口出东林倒挂香。(《听香山译者(之二)》)

19、柳梦梅:呀,姐姐!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

20、香山㠗里打包来……五羊城一叶过南韶。(第二十二出《旅寄》)

21、《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时代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

22、《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了一个官家的千金小姐杜丽娘爱上了自己梦中的书生柳梦梅,醒来之后爱而不得,郁郁而终,其魂魄不甘心回来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竟然真的起死回生,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的故事。

23、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重阳佳节,新修滕王阁落成。江西巡抚王佐在阁中大排筵席,并演出了《牡丹亭》。当朝宰相张位和剧作家汤显祖及大小官员们,同视此戏。

24、《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25、汤显祖在文中设置了三年的时间差,展现出了现代影视剧中非常常见的穿越式的恋爱故事,神秘又富有梦幻色彩,这十分新颖且有创造力的戏剧结构,向读者展示了一段动人心扉的时光旅程。

26、《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牡丹亭》是汤显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他也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27、在梦中,自小在闺阁束缚中长大的杜丽娘第一次摆脱了一切束缚和拘束,汤显祖也紧跟在后面就又让杜丽娘到后花园寻梦,在后花园中,杜丽娘看到牡丹亭的美丽春景后,再一次把自己昨日在梦中看到的一景一物详细地描述了出来,一切都让人无比快乐。

28、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29、在六十年代,作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的昆曲也已经式微了,受到欧美电影等新兴文化的强烈冲击。小说中坚持喜爱和追忆昆曲这种传统艺术的,都是一些从大陆败走的遗民如钱夫人、窦夫人、余参军等。他们既是政治上的遗民,也是传统文化上的遗民。

30、一五九八年《牡丹亭》诞生的那一年,莎士比亚完成了《亨利四世》。更奇的是,两位东西方戏剧巨匠同在一六一六年离世,汤显祖享年六十六岁,莎士比亚只活了五十二岁。有人开玩笑称,那一年,上帝想看爱情剧,召唤两位戏剧巨匠到天堂专为他一人写戏。

31、《牡丹亭》,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创作的最高水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向往。

32、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33、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挖开杜丽娘的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

34、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对故国的眷恋。在这里,故国不仅仅是祖国大陆、旧时家园,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旧时在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故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情感,而祖国大陆、旧时家园只是承载这种情愫的载体。这种情愫,以乡愁的形式表现出来。

35、《牡丹亭》应是最早出现澳门风光的中国戏剧作品:

36、而杜丽娘无意识的梦境将未来的姻缘成真,预示了将来自己的爱人,看似虚假的梦境对她来说却是像庄周梦蝶一样,是比现实还要真实的存在,这种时间交错的写法,让这部作品格外出彩。

37、只读文字,我们都能感受到杜丽娘是真的美。可惜这份美消磨在深宅大院之内,无缘春光,更无人得见。等到她到了自己家的花园(游园),那才是美美相遇的开始。

38、汤显祖借虚拟的人物(鬼神)叙述后面将发生的事情,以期告诉人们杜丽娘和杜丽娘的今生情和来生缘,从而引起人们对这两人接下来爱情如何发展的期待和情感的共鸣。不过,虽然已经点明二人的姻缘,却依然没有改变两人处于不同时空彼此陌生的设定,更加清晰地表明时空的相隔,这种构思使情节更加奇幻。小结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39、当时,葡萄牙人已在澳门居住数十年。葡萄牙天主教来华传教的第一座教堂——地标式的圣保禄教堂,即我们俗称的“大三巴”的前身,也已经在澳门矗立了近三十年。教堂于一五九五年第一次遭大火焚毁,此后又连续遭遇祝融之灾,几度重修重建,最后却只剩下教堂的前壁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像极了中国的牌坊建筑,故称为“大三巴牌坊”。

40、春香: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

41、《牡丹亭》可以说得上在传奇中是一部佳作,甚至是巅峰造极。读《牡丹亭》深深的被流淌在汤显祖笔下跳跃的文字所打动,是那样宛转悠扬,又是如此华丽典雅。很多人读《牡丹亭》会觉得晦涩难懂,确实有些,汤显祖的语言运用十分考究。但更多的人读罢,一个字,美!在《游园》一折中唱词如下:

42、在《惊梦》和《寻梦》中,汤显祖用了十分快速的节奏描写了杜丽娘游园的故事情节,从杜丽娘情思初开,到在婢女春香的带领下前去游园,被满园春色惊叹,心中情思无法倾诉,又到在园中入梦初遇柳梦梅一见倾心,梦醒之后怅然若失。

43、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44、杜丽娘出场的时候正值春天,一切都在苏醒,万物生长,包括她的春心。既然女儿无所事事,杜丽娘父母便请教书先生来教她读书。不要以为这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做派,他们的私心不过是让女儿知书识礼,他日婚姻“门当户对,父母生辉”。而请来的老学究陈最良第一课教的就是《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5、杜丽娘到了花园,发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这是一个对美有深切领悟能力的女孩子,她看到“姹紫嫣红开遍”,想到“都付与断井颓垣”,是青春和生命的较量。“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在在是“美到极致,都有些凄凉”的情愫。

46、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考研复习签到内容;

47、汤显祖深受“左派王学”影响,反对程朱理学,批判拟古主义的文学,追求个性解放。

48、有人说,汤显祖没有到澳门,就没有后来的《牡丹亭》,这也许言过其实了。浙江遂昌——汤显祖辞官之前有五年时间在那里做知县——号称是汤显祖创作《牡丹亭》之地,还不时举办万人齐唱《牡丹亭》的活动。到过遂昌的朋友说他喜欢这个可以遁世的小地方。看来,遂昌早将汤显祖和《牡丹亭》这张文化王牌抓在手里了。

49、她纯真而坚定,自始至终遵从真心的指引并表现出异常坚韧的决心。她并不因与柳生在梦中相会,便在醒后怅然若失。她相信那一切是真实的,并天真而虔诚地期待着再度于梦中见到那个人。

50、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51、作者:穆欣欣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2、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53、所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走进剧本本身,从剧本的内容、剧本的艺术性和剧本的表现手法一步步说起。剧本内容《牡丹亭》主要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自由的爱情。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有一天,身为广东南雄府尹的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为女儿聘请了家庭教师陈最良,陈最良在课堂上讲到《诗经》中的“关关雎鸠”时,触动了杜丽娘心中的情丝。

54、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55、《牡丹亭》是汤显祖辞官之后的作品,显见,汤显祖被贬官到广东一带的经历,在他的人生中分量很重。《牡丹亭》写了双梦——不但杜丽娘因梦生情,因情而亡,又因情死而复生;在岭南,柳梦梅也做了一梦,梦见树下有一美人,对他说:“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有了美人的驱动,柳梦梅赶考的决心变得异常坚定,但苦于没有盘缠,友人韩子才(汤显祖设计这是韩愈的后人)劝他到澳门向苗钦差求助:

56、典史是相当于文书,也就是现代政府部门的秘书一类的职位,没有品秩,其地位随着他们依附的官员的品级升降。这个官属于未入流,比九品还低,说白了不算官。汤显祖被一贬到底,还被远远地踢到岭南。自古岭南是瘴疠之地,不少人来了就无法再回去,病死异乡。面对这样的遭遇,汤显祖没有一蹶不振,反倒将之视为人生难得的“出走”。

57、《惊梦》是《牡丹亭》中的第十出戏,主要描写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这是杜丽娘性格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也就是杜丽娘从大家闺秀走向叛逆的关键转折点。在前面的“游园”中写到杜丽娘终日在园中刺绣,跟着老学究陈最良学习。一日,陈最良讲到《诗经》中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杜丽娘情思触动,在父亲下乡劝农之际,和丫鬟春香去后后花园赏春景。

58、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1591)贬任徐闻典史时,有感于当地士子轻生,因而倡建贵生书院。

59、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60、不了解《牡丹亭》的人,根本难以想象汤显祖对于两情相悦的描写尺度在哪儿。这是四百年前的文字,今天读来,也会令人大吃一惊。

61、这些人在白先勇认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国人”,他们退走大陆,在台湾又不能融入和归属,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在心理情感上处于漂泊状态,所以对故国怀有强烈的眷念。白先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的认同感的,在《游园惊梦》这部小说里择取昆曲票友聚会也是有象征意义的。

62、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

63、杜丽娘在婢女春香怂恿下,背父游园,才第一次看到大自然这美不胜收的春天,“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可是如此美景,却没有一个优雅的环境相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杜丽娘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美貌只是面对古板的教书先生和令人窒息的书斋,青春正在悄然逝去,自然的天性受到禁锢,此时是大好春将她内心深藏的活力唤醒,自己身心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由生出惜春的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感到春光太随意地流逝,毫不怜惜。

64、《牡丹亭》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据作者说,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影响最大。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场;二是改变杜、柳门当户对的关系;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女性;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使这一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

65、正如汤显祖所言,《牡丹亭》表现出对“情”的重视,认为创作都是“为情所作”,因此他在传统故事结构的基础上,创造出多线并行的叙事时空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表达出他的“至情”主张。

66、牡丹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正值青春年华,从未进过家子里的后园子。这天与小丫鬟偷偷的来到后花园看到眼前的美景,被深深的打动,不禁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而后,在后花园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男子手持柳条,杜丽娘与其莺莺燕燕之后,梦醒。

67、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68、例如,钱夫人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的。”这种对台湾的不认同感,并不仅仅得自于钱夫人自己,而是败走台湾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绪。

69、良辰美景、似水流年这样的句子你在生活中一定耳熟能详。那你知道这些词语出自于一部明传奇《牡丹亭》吗?读《牡丹亭》还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深深的被汤显祖笔下的柳梦梅和杜丽娘之间的爱情所打动,这是汤显祖所宣扬的一种“至情说”。

70、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71、南阳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年方二八青春,慧敏美丽,却被整日困在家中,从师腐儒陈最良诵读《毛诗》。一天,偶偕侍女春香去后花园游赏,感念于“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归来后伤怀入梦,梦遇书生柳梦梅。

72、梦境的描写体现的是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只有在后花园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她才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寻找爱情、释放天性。

73、男,50多岁,杜丽娘父亲,唐代诗人杜甫后裔,历任南安太守、淮扬安抚使、平章军国重事(相当于丞相),文武双全,有百步穿杨之绝技。

74、《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

75、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于书香人家,早年即有文名,21岁中举,因其风骨遒劲,不肯腼颜事权贵并拒绝大学士张居正、宰相张四维、申时行的招揽。

76、正如汤显祖所言,《牡丹亭》表现出对“情”的重视,认为创作都是“为情所作”,因此他在传统故事结构的基础上,创造出多线并行的叙事时空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表达出他的“至情”主张。

7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感受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

78、所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走进剧本本身,从剧本的内容、剧本的艺术性和剧本的表现手法一步步说起。剧本内容《牡丹亭》主要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自由的爱情。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她到了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怀春时节,却为礼教所禁锢,不能得到自由和爱情。有一天,身为广东南雄府尹的杜丽娘的父亲杜宝、为女儿聘请了家庭教师陈最良,陈最良在课堂上讲到《诗经》中的“关关雎鸠”时,触动了杜丽娘心中的情丝。

79、一曲《牡丹亭》,道出人间真情,使千千万万的杜丽娘感奋觉醒。自此,作家与作品并传,汤显祖与《牡丹亭》齐辉。汤显祖无愧于“东方的莎士比亚”的美誉。(作者:李新)

80、汤显祖曾经是个神童:五岁能诗,十四岁中秀才,二十一岁中举人,可谓早享盛名。但这不是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汤显祖的才气一直在持续着。他虽二十一岁中了举人,却在以后的科举考试中,因为不肯巴结权贵、拉拢同僚,得罪了宰相张居正,连续四次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年)张居正病故,汤显祖才在第五次会试中考中进士,但那时他已经三十四岁了,蹉跎了最好的时光。四次会试的失败,没有改变汤显祖的傲骨,他没有转而奴颜婢膝,而是依然故我。

81、剧中人物也多是扁平式的。杜宝、陈最良之流自是不消说的,都是“不讨喜的好人”。就连柳梦梅的出场,我也丝毫不觉得其人之可爱。他与韩秀才二人的会面,便尽显功利,自命不凡的“酸”仍在其次。二者各自与韩愈、柳宗元靠上亲戚的种种言行,皆非加分项,同时也从作者的这种调侃中觉察出他对这类行为的基本态度。

82、后梦梅掘坟,丽娘复生,结为夫妇,偕逃临安。梦梅去淮扬拜见岳父,杜宝拒不相认。直到梦梅状元及第,经皇帝调解,杜宝才认亲,以全家大团圆受封作结。

83、《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剧南曲本。《牡丹亭》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戏曲在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代表作,由于《牡丹亭》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它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84、《牡丹亭》本自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但在才子佳人的故事套子中寄予了不灭真情,使得剧本别具高格,光彩夺目。

85、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86、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戏曲上,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诗文有《玉茗堂全集》等。

87、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88、事情却是一波三折,并没有就此结束。柳梦梅因为出身寒门,与女主人公杜丽娘门不当户不对,所以他们的爱情备受丽娘之父杜宝所反对。

89、这是一本传情绝世《牡丹亭》,这本传奇在昆曲的演绎下,更加美轮美奂。感兴趣的您不妨去看一看,最后用《牡丹亭·标目》中的词作结,并送给大家。

90、杜丽娘因相思成疾郁郁而终,两人再次相见时竟已人鬼殊途,没曾想他们的爱情感动了阎罗判官,使得杜丽娘还魂复生。

91、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层官职,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公安派反复古思潮相呼应,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92、为了较好地体现这一点,汤显祖为杜丽娘安排了“梦境”,这是一个与现实空间后花园并行的虚拟空间,柳梦梅出现在这个梦境里,抚慰了杜丽娘渴望爱情的心灵。

93、至于往后的剧情,关于杜丽娘如何还魂,如何在梅花观里遇见了柳梦梅,又如何最终恢复元气重获新生,及至后来柳梦梅状元及第,艰辛地与父母相认,最终大团圆……这些都是按部就班一路推进着,无足一一赘述。这样去看大团圆结局的《牡丹亭》,它确实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古拙之美。然而时至今日,《牡丹亭》始终迷人,或许也正是因此。

94、为了较好地体现这一点,汤显祖为杜丽娘安排了“梦境”,这是一个与现实空间后花园并行的虚拟空间,柳梦梅出现在这个梦境里,抚慰了杜丽娘渴望爱情的心灵。

95、那么,写出这么深情作品的汤显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96、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97、万历二十八年(1598年),汤显祖辞官,回到家乡江西临川县的乡村闲居。这一年他49岁。他在生活中耳闻目储了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这些经历激起了他的创作感情。回乡不久,他就开始了《牡丹亭》的写作。

98、“砰”地一声,汤夫人推开门进去,看到她丈夫正用衣袖遮着脸伤心地痛哭。她惊讶地问:“你不在书房里写东西,跑来这里哭什么?”

99、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谪广东徐闻县典史。

100、例如在第十出《惊梦》中花神的台词:“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第二十三出《冥判》中判官的台词:“有个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也。妻杜丽娘,前系幽欢,后成明配。相会在红梅观中,天机不可泄漏。”

101、这对镜自画的画面真是动人,很显然杜丽娘是一个心地非常健康的女孩子,这一刻,她不只是在欣赏自己的如花美眷,而是单纯地欣赏“美”的本身,年轻的生命在她此刻的眼中是一个审美的客体。若是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她是懂得这种与青春作伴的珍贵的。

102、至于后面所言“偶到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回,昼眠香阁,忽见一生,年可弱冠,丰姿俊妍。”梦中杜丽娘和情人柳梦梅幽会之事,可见少女情思。这也是前文极力铺垫杜丽娘思想上逐渐启蒙后自然而然产生的系列幽思,情感真挚自然。

103、坊间流传过不同版本的汤显祖因写《牡丹亭》恸哭不已的故事,可见汤显祖是一位至情至性的人。而为官,更多的是用理性做事。有才气的文人,似乎都无法官运亨通。才气背后没有铮铮傲骨的支撑,一折腰,才气尽失。此论虽非真理,但在不少文人身上也能映照出几分真实,汤显祖则是才气与傲骨兼具的正面例子。

104、从柳梦梅的故事线来看,他从广州老家出发行至潮阳县拜访韩子才,后来得到资助前往临安考取功名,期间暂住在南安府的梅花观,在梅花观复活杜丽娘后双双前往临安并高中状元,随后又受到杜丽娘的请求前往淮扬。整个故事在地点的转移下发展,并且在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中展现了宏大的地域空间。

105、但《牡丹亭》中的虚拟空间,不是现实中存在的,比如杜丽娘在府中园子里小憩和柳梦梅相遇的梦境,以及杜丽娘死后前往的阎罗殿的冥界。在剧作中,杜丽娘一人便经历了现实、梦境、冥府三种不同的虚实情境。

106、在审讯之时,朝廷派人伴着柳梦梅的家属找到杜府上,报知柳梦梅中了状元了,柳梦梅这才得以脱身。但杜宝还是不信女儿会复活,并且怀疑这状元郎也是妖精,于是写了奏本让皇上公断,皇帝传杜丽娘来到公堂,验明正身后,果然是真人身。于是下旨让这父子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一段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姻缘故事就这样以大团圆作了结局。剧本艺术特色从《牡丹亭》剧本来看,故事情节发展的依据主要还是空间转移,整出戏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年,在地点的切换过程中出现多个场景,甚至有一些情节直接用和地点有关的词来命名。

107、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