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民本的成语精选67句集锦

民本的成语精选67句集锦

admin 2023-06-06 02:20 句子大全

民本的成语

1、鲁迅评价其“结构工巧,文采斐然”,这是一部什么小说?

2、这里“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出自《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繁花似锦觅安宁”出自当代作者黄敬远的词《风蝶令·惊鸿起》:“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欲栽大木柱长天”出自不详,只知道毛泽东老师杨昌济在北京的故居有一副对联:“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意为,把自己交代给学校,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自闭桃源不问世事,专心育人。

3、民惟邦本 ( mín wéi bāng běn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民本的成语)。

4、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5、 注:“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6、贵人多忘事: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7、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五字成语大全

8、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五字成语大全

9、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10、(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出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11、(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12、心之官则思: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13、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14、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15、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孟子·公孙丑下》

16、换汤不换药: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17、典故出自北宋大儒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18、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

19、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20、无用武之地: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无法施展才能。

21、   君子之为君子也,一人死而万人寿,一人痛而万人愈,一人忧而万人乐,一人劳而万人逸。——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

22、树高千尺不忘根。年轻干部要强化为民之情,努力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23、鹿死不择音: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24、行行出状元:比喻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25、水火不兼容: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

26、物以希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同“物以稀为贵”。

27、鲇鱼上竹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28、C.关注民生,体察民意D.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29、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30、朽木不可雕: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31、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32、  南阳人自古就有尊师崇教的优良传统,自春秋始,境内书院、学堂、义塾星罗棋布,花洲书院、卧龙书院、宛南书院、菊潭书院等闻名遐迩。1045年,范仲淹赴任邓州知府,深为当时当地学风不兴而忧心。虽政事繁忙案牍劳神,范仲淹仍于百忙中重修览秀亭,并在城墙东南角建春风阁,在百花洲畔修建了“花洲书院”。此后他常在书院执经讲学、在春风堂以文会友、在百花洲与民同乐。邓州文运由此大振。范仲淹创建花洲书院后不久,邓州人贾黯进士及第并被皇帝点为状元,范仲淹的儿子、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曾任邓州知州的韩维,均“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

33、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明·洪应明《菜根谭》

34、  史可作镜,古为今鉴。学习、研究、提炼那些深藏于正史典籍里、隐身于成语典故中、流传于民间故事内、回响于戏曲舞台上的南阳优秀官德文化,用“扬弃”的态度、“拿来主义”的精神对待祖先留下的文化资源,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学习弘扬南阳传统历史文化中的优秀官德文化,对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d员干部勤政为民,推动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5、千里寄鹅毛: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36、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芒,就成不了大事。

37、覆巢无完卵: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38、铁杵磨成针: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39、(译文)有种人,只会按着剑柄圆睁双眼说:“那人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只是凡夫俗子的勇武,只能镇住一个人。

40、树倒猢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41、后浪催前浪: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

42、一鞭一条痕: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条痕”

43、疑心生暗鬼: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

44、换汤不换药:煎药的水换了,但是药方却没有变。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45、见物不见人: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46、(出处)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47、④“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

48、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9、尖担两头脱:两头尖的扁担无法挑东西。比喻两头落空。

50、④“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处事公正,依法行政

51、(解析)D: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要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祖国统一大业,D符合题意。A:材料强调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要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并不能说文化统一才有国家的统A说法错误。B: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但要保持各自特色,而不是促进文化趋同,B说法错误。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或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说法错误。

5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53、时势造英雄:时势: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特定的历史条件,如社会动荡,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使之成为英雄人物。

54、女大十八变: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55、   公廉爱民,丝粟无所取。——《明史·周起元传》

56、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

57、后来,经过逐步简化融合,“未雨”和“绸缪”被后人连在一起,演变为成语,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因为周公的封地在周,也就是今天宝鸡市岐山县一带,所以说“未雨绸缪”源自宝鸡,它带给我们谋事在先、自强不息的积极处事哲理。

58、无毒不丈夫: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59、典故出自《史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叔叔周公的儿子伯禽为鲁侯,周公则留在西周发祥地岐山。在伯禽赴封地前,周公告诫儿子说,自己的地位已经不算轻贱了,洗一次头发,都要三次握住头发,暂停洗发,去接待宾客;吃一次饭,要三次吐出食物,暂停饮食,礼遇来访者。纵使这样做,都害怕失去人才。可见其求才心之诚,情之切。

60、民穷财尽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民穷财匮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61、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2、不知者不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63、读了《习近平在正定》,使我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64、求马于唐市: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65、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66、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