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论语全文二十篇精选46句集锦

论语全文二十篇精选46句集锦

admin 2023-05-31 02:11 句子大全

论语全文二十篇

1、国学| 艺术|哲理| 养生 | 视觉|美文 |教育

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全文二十篇)。

3、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4、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5、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6、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7、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

8、◆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路篇第1-30章

9、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10、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11、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2、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13、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4、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1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6、白话释义: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7、阙d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18、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9、《泰伯》第八末章称禹三事皆自卑登高者,皆质而文者、绘事后素者也。首章泰伯,周泰伯也,而避周之文就吴之野,断发文身,亦春秋黜周之文以复质之义也。复质自非蛮夷化,但以之托义耳。托义,亦公羊之常例。《泰伯》第八可对勘《微子》第位置相当,复质之义亦相当,惟一以圣王说之,一以隐逸说之,犹《易》上下经天道人事之对应也。

20、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1、(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2、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23、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24、(译文)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2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6、《乡d》记载了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情况,但多数记述没有主语。全篇只出现三次关于这个人的称呼,一开始是“孔子”,这个称呼统摄了接下来十数章这个人在乡d的礼仪生活,然后在中间康子馈药章出现这个人的自称名(讳“丘”)。还可以注意馈药章前面那一章,也即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是他乡问人,紧接着就是在下面一章称“子”,这个称呼统摄了一直到结尾的记述,而后面这些记述涉及的主题是君、朋友、车马、时变和迁徙。当这一部分也讲燕居的时候,却说的是“寝不尸,居不容”。因为这是在变中的燕居。

2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16-20章

28、《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29、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翻译〗

3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1、子张第十九(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32、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33、(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34、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35、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

36、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3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9、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40、(译文)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41、首篇《学而》首章三句和末篇《尧曰》末章三句,是解读全书的总纲。其要犹如春秋始“元年春、王正月”,终“获麟”。以公羊春秋读论语,据在二书皆为质性口传之书,非文章之类。《学而》末二章与首章之呼应:切磋即为学而时习之说,琢磨即为朋来之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即为“人不知而不愠”。首章论学由远及近,后章曾子三省由近及远。《阳货》第十七“六言六弊”,论学详矣,何以不系之此篇,以其节目繁多矣,宜为后续展开之文。“学而不思、思而不学”,何以不系之《学而》,以未全于三也。考《学而》第一所记,多以三事出之,兼天地人之道而备焉。《为政》第二杂出二《八佾》多以二事对举,其微言大义尤须深味。

42、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4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翻译〗

45、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