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论语二十篇目录精选41句集锦

论语二十篇目录精选41句集锦

admin 2023-05-31 02:10 句子大全

论语二十篇目录

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篇第16-20章

4、◆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宪问篇第1-44章

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21-30章

6、《西周金文中的职官系统》,《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7、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论语二十篇目录)。

8、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11-20章

10、◆《被翻译成四十多国文字,看哭无数人-疯娘》

11、◆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路篇第1-30章

12、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

13、◆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21-26章

14、子张第十九(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15、一至二十篇分别是,《学而》十六段、《为政》二十四段、《八佾》二十六段、《里仁》二十六段、《公冶长》二十八段、《雍也》三十段、《述而》三十八段、《泰伯》二十一段、《子罕》三十一段、《乡d》二十七段、《先进》二十六段、《颜渊》二十四段、《子路》三十段、《宪问》四十四段、《卫灵公》四十二段、《季氏》十四段、《阳货》二十六段、《子张》二十五段、《尧曰》三段,《微子》十一段。

16、思想史可以选择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

17、◆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11-20章

18、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1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6-10章

20、《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1、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3、◆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26-30章

24、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行事。

2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16-20章

2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公冶长篇第11-15章

27、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2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9、◆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21-25章

30、泰伯让权,让位,接下来让什么?让利。“子罕言利,与命与任”,就是第九章第一句。“与”一定要读“yù”,不能错。意思是孔子很少讲利,但是非常赞同仁和天命。所以,“子罕言利,与命与任”,若读成三声“与命与任”,意思就更改成了:孔子很少讲命和仁。《论语》里有109个“仁”,孔子怎么会少讲“仁”?“与(yù)命与(yù)任”,表明孔子很注重天命。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啊!如果不知道“命”,便不是君子。所以若去买书,如果某本书中这句话翻译错了,这本书你便可以不买。为什么?“与(yù)命与(yù)任”是甄别《论语》译本非常重要标准。《论语》中的“贤贤易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都是非常容易出错的。编书时一定要注重这些内容,音读错了没有关系,但是内容不能翻译错。

31、颜渊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32、《再论淅川下寺楚墓——读〈淅川下寺楚墓〉》,《文物》1996年第1期。

33、《郭店楚简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美国达慕思学院郭店楚简〈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感想》,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4、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3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6、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37、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38、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39、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40、《“楚叔之孙倗”究竟是谁》,《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