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韩非名言故事精选57句集锦

韩非名言故事精选57句集锦

admin 2023-05-21 02:15 句子大全

韩非名言故事

1、早在春秋时代,郑国思想家子产就说过,“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2、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刑过,惩罚有罪之人。遗,遗漏。匹夫,指最平常的百姓。依法惩罚有罪之人要不避权贵,奖赏有功之人要不遗漏贫贱普通之人。这句话以赏罚要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刘邦有一次与身边将士讨论军事,问及韩信刘邦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最多十万,而当刘邦问及韩信的时候,韩信却说越多越好,刘邦笑问为何韩信却被他收复?韩信解释是刘邦会用将不会带兵。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韩信的失败,只知道逞口舌之快,追求虚名,却不知道这段话在刘邦心里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为后来韩信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4、⊙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5、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6、译文: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7、春秋时期,管仲为了帮助他所傅的公子纠回国为君,半路上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但箭射在了衣带钩上,没射中,小白装死倒下,骗过了管仲,之后轻车别道先入国,当上了国君。

8、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这就是“拙诚”的力量。

9、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10、译文: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到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11、《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

12、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13、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死;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解老》

14、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15、一手独拍,虽疾无声。——《韩非子.功名》简评:只有两只手互相拍打在一起,才能发出声响,如果只用一只手,即使速度很快,也不会发出声音。

16、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17、感悟: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著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呵呵。

18、感悟:团结是一个老话题。事实上我们中国人虽然多,但却没团结合作起来。在国外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讧”。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但总分却非常落后。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

19、译文: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

20、译文: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

21、求:找寻;疵:毛病。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这就是成语吹毛求疵的出处。

22、感悟:如果这句话对一个年轻人说,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没有经历过人生五味。但是对于一个饱经世事的人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说是不言自明的。看过庭前花开花落,望见天上云卷云舒,时间和生活总会让人明白,人生是很简单的。最大的利益是简朴、简单,最大的福气是平安、安定。

23、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直到劲直,听用,矫重人之奸行。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24、文公召宰人而谯之曰:“女欲寡人之哽耶,奚为以发绕炙?”

25、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26、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27、⊙君爱桃李花,桃李花易飘,妾怜松柏色,松柏色难凋。韩非《韩非子难一》

28、恃人不如自恃也,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为人也。

29、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0、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31、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实施。韩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以法治思想为中心。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32、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而后把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等他到了集市,但忘记带尺码了。已经买到鞋了,却说“我忘记带尺码了。”于是回家取尺码。等他返回集市,集市已散,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此人说:“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3、由此,真正要所有的制度都能步入轨道的话,首先就要贯彻法令,不要有模棱两可的现象发生,无论对象是谁都要公平待之。如此人民才会信任法律的效能,才会尊重。

34、人性与爱的25张照片,看到第六张就受不了!

35、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译: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36、⊙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37、感悟:我们常说,对人要宽容,而吹毛求疵却与此相反。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而吹毛求疵、对别人求全责备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

38、 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39、感悟:我们常说,对人要宽容,而吹毛求疵却与此相反。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而吹毛求疵、对别人求全责备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

40、这就是一种得到,是金钱买不到的得到,所以我们要感谢抛弃我们,让我们失恋的人,因为她们的出现,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完美的课,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爱,更让我们尝试到了失恋的滋味,但我们只是享受一下这种滋味,要很快从这种滋味中走出来,去寻找开心和快乐。

41、塞翁却说出了这8个字,流传至今。也就是说,我是丢失了一匹宝马,但是你怎么就知道它是福是祸呢?果真没多久,塞翁的宝马却带着一群马回来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是多么重要。塞翁如果当时也为了失去宝马而痛苦,过几天后又开心得要命,那么这样来看,这个人是不是有些患得患失了。

42、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43、君爱桃李花,桃李花易飘,妾怜松柏色,松柏色难凋。

44、译文:巧妙的欺诈不如愚笨的诚实,只有诚可以得到人们的赞许和尊重。

45、⊙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46、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47、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48、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49、感悟:《孙子兵法》中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这就是说,在战胜敌人的时候,要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50、就像失恋一样,如果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又怎么会失恋呢?失去的,都是因为不属于自己的罢了。而且不失恋,怎么又能得到未来美好的她呢?如果失恋了,我们也放声大哭,不能自己,还影响自己的生活,每天过得不开心。

51、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

52、⊙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韩非《韩非子说难》

53、而他们将所观察到的自然规律转化为人类社会上的一种政治哲学。这种政治哲学又被运用在实际的律法体系中,成为一条条的法令,要人们仔细地連守。

54、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55、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 

56、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