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黑格尔美学精选59句集锦

黑格尔美学精选59句集锦

admin 2023-05-20 02:57 句子大全

黑格尔美学

1、黑格尔对于艺术发展史的看法也是由“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个美的定义推演出来的。

2、(3)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14页。

3、    故黑格尔断言:“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从形式看,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活动和自由。”与之相比,甚至连常常受到人们赞美的太阳这种自然物,本身也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太阳本身不是自由的,没有自意识的。由此可见,黑格尔的艺术理念论中,继承与张扬的正是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尊崇与肯定。

4、美学的定义:“理念的感性显现”,理性内容提到第一位

5、这种普遍性和个性的统表现在外在环境中,是一般世界情况具体化为引起冲突和行动的“情况”;表现到人物性格上,则是理念的普遍力量具体化为作为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情致”。所以,理想的人物性格既具有普遍的理想,也具有特殊的个性。

6、以上论述了感性显现的必然性,这里着重讨论“显现”一词。“显现”,显然不是实际的存在,理念的自我显现,虽必须和实际存在的感性事物发生联系,却不是具体的实在事物,不是具体以物质的存在。因为,具体的感性事物的存在都会是人产生欲望,比如看到水果,你会想到将它吃掉,然而当你在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一堆水果时,这堆水果是不会使你产生的欲望,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因此,艺术作品尽管有感性的存在,却没有感性的具体存在,没有自然生命;它也不应该停留在这种水平上,因为它只满足心灵的旨趣,必然要排除一切欲望”。所以,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只具有其形式,而不具有其实际存在的实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比起自然物的直接存在,是被提升了一层,成为了纯粹的显现”。正因为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这显现显得离理念更加接近,所以说在黑格尔看来艺术作品的美是比自然美相对来说是提高了一个层次的,黑格尔的美学更关注艺术中的美,所以他称美学为艺术哲学。(黑格尔美学)。

7、   客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为各种制度、法律、道德、伦理等普遍力量。

8、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黑格尔的美学是站在当时时代精神的制高点上对整个西方美学传统的俯视,它是整个西方传统美学的集大成。因此,根据人们的立足点的不同,黑格尔的美学既可以看作古代客观美学和中世纪神学美学的一次富有内容的复辟,也可以看作近代认识论美学的改头换面,同时它本质上又是康德以来的人本主义美学的最后完成。它在敌视人的异化体系形式下,使人本主义美学的积极内容和实质得到了最深入、最系统的理论表述。他从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出发,大大深化了席勒和谢林的历史主义。虽然他也同意温克尔曼以来西方美学界的正统观念,认为古希腊艺术是一般艺术不可企及的顶峰,但他放弃了把艺术视为人类精神最高境界和用艺术来救治社会弊病的幻想,而认为艺术仅仅是绝对精神回归的第一阶段,即感性的阶段,它的崇高地位必然要相继为表象阶段的宗教和概念阶段的哲学所取代。

9、艺术作品却不仅是作为感性的对象,只诉之于感性领会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外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收到它的感动,从它得到满足。

10、我们已经把美称为美的理念,意思是说,美本身应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理想。

11、“一个社会已成为组织得很周密的具有宪法的国家政权,有制定的法律,有统治一切的司法机构,有管理得很好的行政部门,有部长、参议员和警察之类人物。”

12、    黑格尔还将将天才与才能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强调了天才的重要性。在黑格尔看来,天才和才能在事实上不完全是一回事。才能是特殊的本领,如歌唱的才能,拉小提琴的才能等等。黑格尔认为,创作当然也需要才能,但“单纯的才能只是在艺术的某一个别方面达到熟练,为着达到本身的完备,就还需要只有天才才可以供给的那种一般性的艺术本领和灌注生气的作用。所以没有天才的才能总不免只停留在表面的熟练。”这也就是说,仅有才能而无天才,艺术创作是很难达到高妙境界的。

13、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并在书中解释到说:“这个概念有两重因素,首先是一种内容、目的与意蕴;其次是表现,即这种内容的现象与实在。且这两方面相互融贯的,外在的特殊的因素显现为内在因素的表现。”也即该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理念是内容与意蕴;二是感性显现;三是这两个方面的统就是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个别与特殊的统一。可以看出黑格尔成功地将其辩证法运用到他的美学思想的建构中。

14、01 诗的基本特征想象性:由诗与造形艺术、音乐比较见出黑格尔认为,古代的造形艺术如建筑(庙宇)、雕刻和绘画,都依赖于感性的外在形象,不过依赖程度三者依次递减,观念性则依次递增:雕刻较之建筑已较少依赖有重量的物质材料而更多体现主体的内心生活,绘画较之雕刻更以观念性较强的颜色代替限制性较大的雕刻物质材料,并把内在心灵当作描绘中心。而音乐则较之造形艺术有更强的观念性,他认为:

15、“诗的主体因素表现得更明显的是诗人把某一件事作为实在的情境所提供的作诗的机缘,通过这件事来表现他自己。这就是所谓‘即兴诗’或‘应景诗’。”

16、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7、他把后一种“缘情布景”类视为成熟诗人始能达到的境界,他说:

18、       更高级的是:艺术、宗教、哲学。

19、只有在有机物的阶段,自然才现出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观念性统一”,因此才可以有美。

20、   自然美的几种情况都是为人而美的。如自然物的外在和谐具有愉悦动人的效果,体现一种内在情感或精神意蕴而显得美。自然景象感发、契合某种心情、与人的情绪相对应、契合。自然物显出某种精神的特点。

21、在我看来,也认为美并不是只关感性的,理性也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当我们在欣赏一个艺术作品时,首先应进行主观上理性的思考,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使艺术作品所代表的普遍性个人化,进而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而不仅仅是感官的感受,也需要理性的思考。从此可看出黑格尔所提出的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一是具有一定进步性的。

22、通过这段话,可知理念之所以要显现为感性形象,完全是由于理念内在的需求的必然性,也有哲学家将黑格尔的这种观点看作为上帝为了彰显自我本身的美,是从神学的角度解读,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黑格尔眼里,理念即是那全知全能的上帝。

23、从黑格尔的哲学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是从唯心出发,以理念为世界的第一性,经过理念“自生发”的过程,“生发”了自然,以及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社会制度等等。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社会制度仅是“绝对精神”的显现,哲学的发展即是真实世界的发展,理念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产生了真实的世界,可黑格尔哲学大的问题即在于,逻辑上的理念如何才能产生现实的物质,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里批判黑格尔所说:

24、因为黑格尔认为诗时而叙事,时而只是表达情绪和观感,那两个侧面如何协调安排?

25、其从动态结构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平静型”和“纵情奔放型”两类

26、任何事物背后实际上都有一个逻辑范畴在支配着它的运动发展和本质规定,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还是人的精神生活,都只是上帝的“绝对精神”在某一个阶段上的反映,也是绝对精神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的一种体现。

27、诗不管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不管构思和结构多么繁复,它始终保持由主体因素决定的严格的整一性。

28、“真正抒情诗的整一性,不在于外在机缘及其实际情况,而在于主体的内心活动和掌握方式……抒情诗的整一性来自心情和感想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它保持任意在哪里开始或终止的权利。”

29、正是由于黑格尔对人类自由创造的历史进行了必然方面的研究,这就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康德和席勒的人本主义的抽象性,并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的历史辩证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30、    黑格尔认为象征型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物质形式压倒理性内容、客体吞没主体,是人类艺术初创阶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在这一阶段,由于理念尚处于发端时期,因而自身还是不确定的、模糊的,还未能找到显现自身的得体形象,往往还只是生硬地粘附于自然形态的物质外壳上,给人以“嵌合”、“拼凑”、“图解”的感觉。因此,严格地说,这一阶段的艺术,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而只应被视为艺术前的艺术。

31、[4]陈伯冲.黑格尔建筑美学述评[J].华中建筑,1995(3):4

32、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并在书中解释到说:“这个概念有两重因素,首先是一种内容、目的与意蕴;其次是表现,即这种内容的现象与实在。且这两方面相互融贯的,外在的特殊的因素显现为内在因素的表现。”也即该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理念是内容与意蕴;二是感性显现;三是这两个方面的统就是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个别与特殊的统一。可以看出黑格尔成功地将其辩证法运用到他的美学思想的建构中。

33、从黑格尔对美的定义看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丰富性,但其哲学思想的唯心主义的头足倒置,致使他的美学观点从一般出发,从抽象的理念出发,而不是现实的生活,这是哲学基础上他无法克服的缺点。

34、另一方面,上帝本身则用不着艺术这种感性形式来表现自己,它只是用艺术作为使感性的人趋向于它的一种诱导手段,它自身则只有用抽象的哲学概念才能切实地把握和显示自己。

35、可知,艺术的内容是理念,而理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是至上的主导地位的,并与形式是统一的,由于内容的主导地位,他也就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内容不真实,而求技艺与形式的完美,是不实际的。他由此批判东方艺术的丑陋与不真实,显然这是他自我的偏见。这是由于他指的内容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内容,而是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理念内容。这是由于其唯心主义的结果。

3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前沿》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37、象征型艺术:巨大物质压迫心灵,“崇高风格”

38、10) 在这一点上,江南私园的地域性要较文人画更甚。

39、4) 本文仅涉及欧洲园林与中国元素的关系,所以不讨论欧洲园林的其他东方(如印度)特点。

40、理性应该具有把一切存在的事物全部都纳入自身的范围加以统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体现在他的《逻辑学》中。

41、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

42、这里所谓“实体性”、“实质性”,就是指“意象”中的客体。至于诗中有少数确实专写主体心情、情绪和感情的,例如席勒的诗又作何解释呢?

43、第人物性格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情致说。黑格尔把人看作艺术的中心对象,所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部分。“情致”就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的理性的内容”。

44、    3、人物性格的坚定性。即人物表现出一种一贯忠实于他自己的情致所显现的力量和坚定性,是按自我性格发展的逻辑,根据自己的意志发出动作的,而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否则,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黑格尔正是据此批评高乃依的《熙德》中,人物呈现出同一心灵的分裂性,时而由抽象的荣誉转到爱情,时而又由抽象的爱情转到荣誉,这样的翻来复去,就违反了人物性格所必有的真正决断性与统一性;批评在拉辛的《斐笃尔》之类作品中,主角本已受某种情致的驱遣,却又让一个次要的角色来说服他,甚至把责任推到次要角色身上去;批评在近代的某些德国作品中,人物常常表现出永无止境的忧伤抑郁,愤愤不平,悲观失望。强调“一个真正的人物性格必具有勇气和力量,去对现实起意志,去掌握现实。”在黑格尔看来,真正值得肯定的还是莎士比亚的剧作,认为其特点“正在于他把人物性格描绘得果断而坚强,纵然写的是些坏人物,他们单在形式方面也是伟大而坚定的。哈姆雷特固然没有决断,但是他所犹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怎样去做。”

45、因此诗人必须时时提防这种“散文意识”,防止涵盖一切的逻辑思维进入诗的思维领域和语言表现领域,必须坚持诗的想象性和精神性;有时则需要把理性认识转化为诗的掌握方式和思维方式,并力求在表现上流露得自然而无概念演绎的痕迹。

46、黑格尔把一般与特殊统一起来,是理念的普遍力量转化或显现为特殊的个别人物。

47、[15]邓晓芒.黑格尔美学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美学探源[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00):70

48、1) 朱光潜注释:“每门艺术特属于一种类型,但是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类型里。例如建筑虽特属于象征型艺术,但是也可以表现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参考文献[3]10

49、    柏之“理式”论,黑格尔认为是空洞无物的,脱离现实的。

50、“理念”作为美或艺术的内容,“感性显现”则作为形式,构成了艺术美本身的一种内在矛盾结构。

51、一般原则:史诗的客观性原则和抒情诗的主体性原则经过调解(互相转化)的统一

52、“真正的诗人并无须从外在事件出发,满怀热情地去叙述它,也无须用真实环境和机缘去激发他的情感。他自己就是一个主体的完满自足的世界,所以无论是作诗的推动力还是诗的内容都可从他自己身上去找,不越出他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境、情况、事件和情欲的范围。抒情诗人凭他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成了艺术作品”。

53、以认识的方式,就是从理论上思想上认识自己;以实践方式,则是“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也就是说,人要通过实践,改变外在实物,而在外在实物上“刻下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实物中复现了”。因此,理念之所以要显现为感性形象,正是由于人要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在《美学》一书中,他这样写到:

54、我们已经把美称为美的理念,意思是说,美本身应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理想。

55、由于诗的精神性,诗的观照必然向特殊方面转化,其民族性、时代性以及个性的特点就必然很突出。所以,黑格尔强调说:

56、(2)感性显现。由理念而显现为具体的感性形象,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意思。这里的“显现”并不是指实际实在的存在,而只是将其“现外形”,与存在是对立的,“显现”出来则是艺术作品,而“显现”的目的是什么了?或者说像黑格尔所问的一样:“是什么需求使得人要创造艺术作品呢?”“这种需求有什么内在必然性呢?”他回答到说:

57、(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美学》一书中,他这样写到:

58、关于自然流露的,原始诗歌由于诗人的观念就是精神的普遍本质与个别具体现象未曾分裂的统一体,诗人有了发现,出口就是诗,语言是自然质朴而极其简单的;诗人的精神在宁静气氛之中,处于神智清醒的凝神状态。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