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论语中关于孝的名言精选95句集锦

论语中关于孝的名言精选95句集锦

admin 2023-05-17 03:52 句子大全

论语中关于孝的名言

1、孔子说:“父亲去世很久以后,他依旧还是像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

2、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3、(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翻译:孔子说:他父亲活着得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亲过世了,观察他的行为;长期坚持他父亲生前的正确的原则,可以说是孝了。

6、)”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

7、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论语中关于孝的名言)。

8、以下,编者为您总结了《论语》的8个为孝之道,深度理解父母,为儿做女的,不可不读。

9、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

10、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12、也许有些人觉得“孝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孝顺”也是需要学习的,而不仅仅是你所认为的“孝顺”就是“孝顺”。如果按照夫子的说法去做,我们觉得更轻松,家庭更融洽,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13、孔子说:事(侍奉)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14、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5、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6、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给父母吃、穿、住,有病看病;但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对父母耐心、和颜悦色。

17、但是,在动物的世界里,只有父母对于子女的无私奉献、竭力呵护,而没有子女给予父母的反馈与回报(“乌鸦反哺”是为了让人们行孝而编造出来的故事,并没有事实上的依据)。

18、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1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0、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②,又敬不违③,劳而不怨④。”(《里仁篇第第十八章》)

21、”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22、①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鲁国大夫,和季孙、叔孙并称鲁国著名的三大家。②无违:有的本子“无”作“毋”。古书里多用“无”字为“毋”字,意即不要。王充《论衡·问孔》篇:“毋违者,(毋违)礼也。”黄式三《论语后案》:“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朱熹《论语集注》:“无违,谓不背于理。”这是宋代理学家把礼解作理。故无违,即无违于礼。③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学生。一说比孔子小四十六岁,一说小三十六岁。御:驾驶马车。④孟孙:指孟懿子。

23、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24、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26、   注释: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27、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28、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29、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30、孟武伯问孔子为孝之道。孔子说,最令天下父母忧愁的,就是子女生病的时候,相对而言,除此之外,一切都不算个事,都不会令父母忧愁烦恼。所以呢,作为子女,就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身体,注意健康,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担心忧虑。

31、从这个意义上再推而广之,能够去关爱别人的父母长辈、善待别人的孩子与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是“仁”。

32、父母恩深终久有离别的时候,夫妻义重也有分开的时候。父母恩深: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慈爱的深情。明归有光《招张贞女辞》:“父母恩勤,养我身兮。”夫妻义重:指情意深厚,(明)沈璟《义侠记》五出:“父虽丑,义非轻,一日夫妻百夜恩。”

33、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34、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3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36、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37、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8、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9、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名人名言——朱柏庐

40、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41、父母年龄大了,和他们年轻的时候不同;身体越来越差,动不动这疼那痒。他们不仅是身体上的疼痛,心灵上也需要关心、慰籍。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做儿女的总是很忙,忙工作、忙学习、忙孩子,不由得就忽略了父母的存在。

42、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4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44、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45、为什么呢?如果父母在世,就听父母的话,父母一走,就把父母的话当作耳旁风,统统抛到脑后不管了,这明显是对父母的不尊重,是在糊弄父母,不是真正的孝子。即使父母不在,还能把父母的教导牢记在心中,跟父母在世时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孝子。

46、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务必有明确的去处。”

47、  15)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4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49、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50、  6)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1、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53、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54、  16)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5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56、子夏问孝,夫子说:始终保持颜色和悦比较难。

57、子游问孝,孔子说:今日为孝的人,认为能养活父母,就算孝顺了。然而,那些狗啊、马啊的,也能养活;如果不对父母尊敬,养活父母和养活狗、马有什么区别?

58、①几(j9 基):轻微;婉转。谏:规劝。②志:志向;意志。见志不从,意谓自己的意见、心意不被听从。③违:触忤;冒犯;违反。④劳: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劳,忧也”;劳而不怨,“亦谓忧而不怨也”。

59、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0、 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

6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6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64、*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65、札记》说:“盖言禽兽亦能相养,但无礼耳,人养亲而不敬何以自别于禽兽乎?”这前半句谓禽兽亦能相养,自是不足取;但后半句指出“不敬”就是“无礼”,却颇为中肯。“敬”是近于“礼”的。孔子已经明确指出,人类之孝的总则是“无违”于“礼”,生前“事之以礼”(五章);到了孟子、荀子、王船山、张謇等,更声称有没有“礼”就是人与禽兽之别了。

66、  注释: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6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8、①自致:犹言发自内心而尽其极。②必也,亲丧乎:意谓如果有,那只在父母去世的时候。

69、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70、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7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74、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7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7、  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78、孔子说:“弟子们在家里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博爱大众,亲近仁德的人。这样亲身实践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跟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79、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8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81、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82、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83、中国古代,孝为子女对待父母兄弟的正确态度,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以孝治天下,这是中国政治统治的特点,也是用最低成本来统治国家的形式。注意在西方世界里,没有孝这种说法,他们更多的是“爱”这个概念。我们现在说的孝是单向的,是下对上。而西方的爱是双向的,既包含上对下,也包含下对上。在中国社会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是将孝放在至高的位置,也从这个观念引发了一系列的儒家思想体系。比如丧葬制度,依照亲疏关系服不同的丧,都是从孝的关系中延伸出来的。

84、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8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86、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87、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88、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89、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90、”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

91、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日: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见《论语述而》)。

92、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①。”(《先进篇第第五章》)

9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注释)孝是天经地义的。

94、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