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王阳明金句精选72句集锦

王阳明金句精选72句集锦

admin 2023-02-28 01:28 句子大全

王阳明金句

1、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人一落地,本心的差异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时光的变化,有些人的内心已经污浊不堪,失去了做圣人的资格。人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摒除遮蔽内心的杂念。

2、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薛瑄

5、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6、美与快乐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需要自己去发现的,金钱物质可以满足人的需求,给人带来丰足的快乐,但世间的快乐事并非只有金钱物质可以办到,山水美景同样可以带给人满足与快乐。快乐需要自己用心找寻,用心体会。

7、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8、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9、至于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其实说的是一个人如果能够理解自然万物与人内心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会同于道。

10、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1、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12、这四点分别是:心外无物、一物一太极、心物一元、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这四点被王阳明作为心学的根本,至于这五点应该如何解释和理解,就让我们共同就这四点精华进行一个分析。

13、内心有什么样的种子便结出什么样的果子。若一个人内心被名利美色占据,那自然会因此生出种种情绪,或忧愁、或悲伤。心的空间需要自己经营。

14、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1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6、 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

17、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8、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9、源于《静心录之外集题灌山小隐二绝》。(译文)山中不要说并没有好产品供你享用,这儿的明月和清风是无需花钱买的。

20、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於吾心。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经典名言摘抄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21、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22、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23、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4、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25、译文: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

26、译文: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

27、第二点就是所谓一物一太极,所谓的一物一太极指的就是万物自成一体的意思。所谓的太极要从道家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太极成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说太极是万物的初始和容纳。

28、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

29、因噎废食不可取,不能因为怕跌倒,就拒绝走路。世上一切困苦,都是磨砺,都是成长。只有经历过这些苦难,品尝过人间苦楚,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孩子们也只有遇事才能成长,过度的保护仿佛是玻璃罩中盛开的花朵,一旦玻璃罩发生破损,花朵可能看就会凋零。

30、发言须句句有着落方好。人于忙处,言或妄发,所以有悔。薛瑄

31、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3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3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

34、要想培育一棵大树,要从树根培育;要想教育一个人就要从德开始

35、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36、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人的地方就有错,大家都不是圣人,都有可能犯错,更何况圣人也会犯错。犯错之后,不能轻描淡写、简简单单的略过错误,而是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悔过之心,光有悔改之意还不够,还要落实在行动上,真心作出补救,最后要懂得放下,不能让悔恨长久积压在心中。

37、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38、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9、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事事物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

40、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4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2、译文: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

43、你不需要真正的站立,但在精神上要站起一个真正的人来 --王阳明

44、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45、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

46、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47、0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48、释文: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来磨练自己,只有多做事,多历练,有意识的进行磨练,吸取经验,从而做到安静时情绪稳定,遇事时情绪也能保持稳定,既“静亦定,动亦定”,方能成事。

49、天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50、译文: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弃。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属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来。

51、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52、有益者不为,无益者为之,所以苦其劳而不见成功。薛瑄

53、译文:心,即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5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5、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5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57、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地

58、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薛瑄《读书录》

5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泛海》

60、然可欲者是我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61、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薛瑄《读书录》

62、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63、源于《知行录之传习录上》。(译文)善念止脱生发时内心知道,就扩充它;恶念止脱生发时内心知道,就制止它。

64、在获得成功之前肯定要走过一段坎坷泥泞之路,没有人能轻而易举随随便便地摘取成功的桂冠,你想要取得多大的成就,就必然要先付出多大的努力与辛苦。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你便不会珍惜,很快就会失去。

65、与朋友间的相处,要互相谦让,没有喜欢针锋相对,处处为难自己的朋友。如果朋友之间相互攀比,那会对双方造成伤害。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相处在于真心,别忘了以一颗宽厚的心对待朋友。

6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67、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遇到了不少流言蜚语,别让他人的目光或言语阻断你前进的脚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太过在意别人,反而会在他人的目光中迷失自我。世上有太多人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只管认准你前进的方向,今日的诽谤与嘲笑必将成为来日的掌声。

68、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69、阐析:人都会犯错,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知错,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知错而该”,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

70、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7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