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佛经名句加解释精选66句集锦

佛经名句加解释精选66句集锦

admin 2023-05-01 03:46 句子大全

佛经名句加解释

1、“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看似朴实无华,不仅没有用对仗,而且连用两个“老”字,好像真的懒得写诗一样。人一老就多病,也比较爱思考死亡和生命的意义。所谓“病里方知身是苦,忙時多向乱中求”啊,当然王维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很早啦,青年时就在参禅了。

2、不会有人喜欢倾听你的痛苦,说给朋友,朋友不好受;说给敌人,敌人更开心。韩寒

3、  上次说到,王维遇到了一件大事差点丢了命。到底是什么大事?其实我们前面在写杜甫的时候就说过。

4、   第《四阿含》涉及到印度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在印度历史文献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四阿含》的文献价值更加珍贵。它对四姓制度的记载,对种种祭祀法的记述,对尼乾子等哲学流派观点的转载,都有助于我们了解古印度的社会历史风貌。

5、     佛涅槃后235年,有六万比丘感到佛典混乱。在阿育王的支持下,选出精通经、律、论三藏的一千人,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在汲吒利弗城(即华氏城),诵出三藏,整理正法,使三藏纯洁,并淘汰魔僧。有人说诵出《四阿含》,使之最后定型。这是第三次结集,也称“华氏城结集”。

6、我们在看经典的时候,一定要看前后文,不能只抓某段文或者某句话,就如俗话说的「掐两头去中间」,掐头掐尾,中间还要省略几处,这样不仅无法了解佛经密义,无法获得增上生及决定胜,而且会令自己染上谤法的恶业,甚至堕入三恶道。这种情况在我们汉传的净土法门特别普遍。净土有「净土三经」。很多法师在解释净土经典时去头去尾,并教诫学子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这样讲经是蛮危险的。你要讲净土经、讲念佛法门,净土三经前后文你一定要拿来看,不能只找与自己相应的一句一偈去看、去修。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相应于「懒惰」,相应于快餐文化,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其它都不用学」,还会胡乱冠上几个名词:「一门深入」、「修一度就等于修六度」、「念一句阿弥陀佛等同行六度」……等等,这些都是依文解意,或者是断章取义。我们这个地方讲说,念一句阿弥陀佛佛号的同时可不可以修六度?可以。那怎么修呢?如《广论》267页的第7行讲到:「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者,如行法施防止声闻独觉作意,是名持戒。于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为令法施倍复增长,发起欲乐是名精进。心专一趣不杂小乘,回向此善于大菩提,是名静虑。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将法施改为念佛,即念佛「具足六种波罗蜜多者,如菩萨发菩提心,思惟布施的定义,思惟之后,誓愿成办一切有情义利,不仅自己安住念佛,而且亦能令其他有情安住念佛,以这样的布施之心来念佛,这个就是念佛号行布施度。思惟持戒的定义以后,在内心生起防止声闻独觉作意,这样来持佛号,是名修持戒度。以修忍辱的心念佛号,于种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骂,是名修忍辱度。为令念佛的功德倍复增长,发起欲乐而诵念佛号,是名修精进度。菩萨念佛时,能够令心专一趣入无上大菩提,而不夹杂小乘之心,并将念佛所获得的善根功德回向无上大菩提。也就是念佛时以此善根不染二乘欲乐,一心回向正等菩提,称为念佛行禅定度。念佛号时,了知能念佛的心、所念的佛号及念佛者悉如幻化,同时以空性的正理把佛号上的这分自性有遮除掉,通达无自性,在无自性摄持下念佛,即无相念佛,是名念佛行般若度。这样才叫「念佛号可以行六度」,而不是什么都不清楚、不思惟布施等定义,单单嘴巴上诵持佛号就叫「行六度」,不能这样讲。这个地方略略做这样的一个解释。(佛经名句加解释)。

7、愿你遇良人,予你欢喜城,长歌暖浮生,怎知我所希求。

8、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9、(译文)我后悔没有仔细观察道路,长久站立后我又反回。:我调转车子走回原路,趁我迷途还不太远的时候。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11、唐朝寒山子“嗔是炉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让我们以忍耐保护自己真实的性情,不因一时意气,用愤怒烧毁苦苦建立的良好口碑与德行。(佛经名句加解释)。

12、(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13、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4、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15、认清的越多,脱离的越多,就会越幸福越快乐。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7、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也不能说我两手空空。海子

18、最后,人死了,四大散了,六识就没了,“我”的这种感觉也就没了。原子、分子、细胞散了,眼睛、耳朵、鼻子、皮肤、大脑都失去功能,人死了,意识没了。

19、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0、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21、  辋川在西安附近的蓝田县,就是李商隐名句“蓝田日暖玉生烟”那个蓝田,当然托王维的福,辋川早已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并按王维的画意打造出很多景点。

22、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空自惆怅不已。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23、继之以德:继,继续、继承。学校要以“继愈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首先要深入挖掘“继愈文化”资源,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要学习和继承任继愈先生的高尚品德,以任继愈先生为楷模,培养师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知、情、意、行”四个环节与培育和践行继愈文化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紧密联系,呈现为由表层向深层不断发展的状态,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24、(译文)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25、※但无生死烦恼等心,即不用菩提等法,故佛言:佛说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若欲无境,当空其心;心空境空,自性现前。※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6、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27、马克思———辩证法是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28、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29、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0、 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只要日月继续存在,只要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佛教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31、又此即是彼法真实,岂能成立如是说者为非了义。

32、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当下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33、人的思想疆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思想来启发自己,而真正要达到心领神会,融汇贯通,还是要靠自己的悟性与践行,无可代替。我常常教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事,有时恨不得帮她去做去学,而她通常不会理会,常常也是事与愿违。我们都无法代替她学习,代替她成长。路只有让她自己去走,无论荆棘平坦,道理也只有靠她自己去思考才能真正成为她血肉里的东西。

34、  其次唯识宗则明四智。什么叫四智?就是:1‘成所作智’(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行者转眼等有漏之五识为无漏时,所得到的一种智慧,为利益一切有情,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成就其本愿力所应作的事,叫做成所作智(如来之现化身土及诸神通皆为此智之作用)。2‘妙观察智’(通达一切诸法,善能鉴机说法之智),转第六识之有漏为无漏时,所得到的一种智慧,观察诸法之相,随顺机宜而为一切众生说诸妙法,叫做妙观察智。3‘平等性智’(能平等普利众生,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转第七识之有漏为无漏时,所得到的一种智慧,泯人我差别之相,证自他平等之理,运同体大慈,起无缘大悲,普济一切有情,叫做平等性智。4‘大圆镜智’(转有漏善恶之业报,显万德庄严之境界),转第八识之有漏为无漏时,所得到的一种智慧,众垢既尽,实相显现法界一切有为、无为诸法,都能圆融无碍,如大圆镜,光明遍映十方,普摄万象,无物不照,无微不显;又能转凡夫依正有漏之身土,而成真常无漏庄严之身土,具一切功德,如大圆镜中应现一切色像,故曰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即法身,实相般若也;平等性智即报身,观照般若也;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即化身,文字般若也。

35、这个世界不是单为我一个人而存在的,没有道理要求这个世界处处为我显现出周到与温馨。

3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7、  (2)观照般若:乃实相理体上所起的一种智用,谓行者修观时,心光内凝,照了诸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由空妄相,而见实相,以实相由观照而证得,故谓之观照般若。又,如实了解圣教中所说的道理,依理去体验实修,于其中间所有的功行,曰观照般若。

38、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39、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4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1、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42、真心祝愿您增长福寿,如意吉祥,愿三宝加持和护佑。

4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4、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4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46、很多人觉得活的累、难,这真的不怪别人,全是自己认知错误造成。为什么会造成认知错误呢,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个东西其实根本就没有,但你以为有。然后你的整个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建立在这个没有的东西的上面。这会造成你的三观随时会崩塌,永远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觉得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哪出了问题。

4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48、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4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0、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5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52、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5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5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6、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57、(译文)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58、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59、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60、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文心雕龙》

61、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6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3、    心:心有多种,草木心、肉团心、精要心、缘虑心、真如心。

64、想做的事总没有动手去做,不想做的事总勉强在做。

6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