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朱熹的诗多表现什么和什么精选58句集锦

朱熹的诗多表现什么和什么精选58句集锦

admin 2023-02-27 10:42 句子大全

朱熹的诗多表现什么和什么

1、索引二:文化随笔(by风俗或者文化关键字)

2、黄岩:王汶(楼旗人)、丁少詹(松山丁氏)、戴许、蔡仍、丁木(松山丁氏)

3、2000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第二千年百大人物”,宋代中国有两人入选:朱熹排第45位,范宽排第59位。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但在现代,他的思想光辉却几乎被误解埋没。(朱熹的诗多表现什么和什么)。

4、朱熹在这首诗描写的是东汉末年的政治风云,东京这里指东汉首都洛阳。东汉末年,奸佞之徒掌控着朝中大权,他们残害忠良,朝纲沦落。后来,朝廷引狼入室,征召董卓入宫诛灭宦官集团。诗中的“青青千里草”指的就是董卓。汉献帝时,有童谣说,“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实为“董”,“十日卜”为“卓”,这首童谣是预示董卓会以下犯上,败坏朝纲。于是,“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炎精”指火德,应火运而生的王朝,这里指东汉王朝的国运渐渐衰弱。一些忠于汉室江山的义士,纷纷为复兴汉业而兴兵讨伐逆贼,“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这里“左将军”指刘备,他被皇帝封为左将军,后来刘备在西南建立蜀汉政权。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位军师都尽心辅佐刘备。虽然他们建立了卓越的战功,震惊神州,但无奈汉朝气数已尽,“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蜀汉被魏国吞并。而强大的魏国政权,又被司马氏篡夺,最终三家归晋。可惜,和平的生活总是那么短暂。晋国统一不久,国家战端又起,出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人民重新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朱熹发出了“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之语,他感叹这个世上少有鲁仲连这样高风亮节、清心寡欲之人,大家都为了权利而争,这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悲哀。

5、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6、《论语》载,孔子对其弟子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以“忠恕”解之。于是朱熹在他的《集注》中说:“圣人之心,浑然一理。”沿着曾子“忠恕”的引申往前发挥,朱熹构建了他道德理论的主体。

7、广西博白松旺镇松茂村的朱子后裔,有"一门三代连进士"、"一母十子九登科"的传奇典故,还出有被誉为广西清代"李清照"的杰出女诗人朱玉仙,被毛泽东称为"江南才子"的老一辈革命家朱光,爱国将领朱为鉁等人士。

8、其实,这首诗的后两句,大部分人还是很熟悉的,不信,你来看:

9、注释:   ①《诗集传》完成于1177年,此说主要据清王懋竑撰:《朱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9-当然,对此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比如,钱穆就认为,“《诗集传》在丁酉亦尚未动稿”,见钱穆:《朱子新学案》第四册(北京:九州出版社)束景南也认为,丁酉年朱熹完成的是《诗集解》而非《诗集传》,但《诗集解》的序即今本《诗集传》的序,详见后文。   ②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莫砺锋的结论基于他对《诗集传》全书的统计。据统计,朱熹完全同意《小序》观点的诗有82首,占《诗经》总数的27%;朱熹对《小序》有不同程度异议的诗有215首,占70%。 参考文献:  (1)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钱穆:《朱子新学案》(第四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6)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束景南:《朱子年谱长编》卷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郑振铎:“关于诗经研究的重要书籍介绍”,《郑振铎全集》(第四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   (9)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朱鉴撰:《诗传遗说》,见《诗经集传·诗传遗说》(影印钦定四库全书会要本),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 

10、这句诗的意思是:那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诗人看到,天光、云影都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11、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微妙的读书感受。前两句写景,把四处可见的半亩方塘,描绘得引人入胜。最精彩的是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暗喻人们要想知识渊博、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书是人们知识的源头,读万卷书,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12、朱子以理学传世,以家训治家,朱子的后代保持着“忠厚持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优良家风,在历朝发挥着悠久的“正能量”,向南播迁到更多客家地区,也把文公的家风和文风也一并带过去。

13、朱子诞生于客家祖地所在的福建三明尤溪。闽北与闽西客家,历史交流频繁,可说是互为源流。所谓“福地福人居,福人居褔地”,朱子桃李天下,他到过的很多地方悉数成为文雅福地。在福建看到朱子的书法典雅俊伟,真是“阳刚之气排岳倒海,长观之能强人气骨”,结合他的许多通透清新的诗词,会感觉到朱子的大气清雅气质。字不一定如其人,但能写出这么清俊豪迈书法的人,和很多书上写的朱熹形象是迥异的。

14、次年,朝廷命他知南康军,行前他特意去祭拜刘氏墓,并赋诗《唐石雪中》:“春风欲动客辞家,霖潦纵横路转赊。行到溪山愁绝处,千林一夜玉成花。”(《唐石雪中》,《朱熹集》卷六)。朱熹辞世前不久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墓祭文》:“岁序流易,雨露既濡,念尔音容,永隔泉壤。一觞之酹,病不能亲。谅尔有知,尚识予意。”

15、    学习,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可是你想过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吗?我喜欢读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一条清澈的水渠,有流动的水源源不断注入,汇入池塘,诗人借景喻理,告诉我们学习原理:不可停滞不前,不可因循守旧,否则就是一泓死水,慢慢干涸。就如同我们人不读书,不补充新知识,就会江河日下,思想退步。更如同国家,不改革开放,不创新发展,就会闭门造车,落后挨打。

16、古代的圣贤给后人树立一个做人榜样,但现在世风日下,很多人疏于自身修养。朱熹在结尾处反问:“何事千载馀,无人践斯境”,这一千年来为什么没有人能达到颜渊、曾参、孟子等人的思想境界呢?这是因为儒家思想的衰退呢,还是因为人们道德情操的沦丧?诗中有着警醒世人之意。

17、“夜挑窗下明,一字究本源”,叶适一上来就扯开了一段儒家的千年公案——“一贯”之旨④。

18、与宋代画像风格不符、著录不详、据说是朱熹的人像

19、51岁时,朱熹在江西南康任地方官,他为抗灾“恐惧忧劳,顷刻无暇”,累病了。卧病中朱熹卧病中思念故友,想故友劝其莫再留恋官场,及早退隐,于是动情作了《秋日告病斋居诗》。董铢远来探望老师,朱熹写此卷以赠。现在我们看这飞扬的文采和豪迈的书法,字里行间,爱民的公心和归隐的念头矛盾交织,深刻却无奈。

20、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21、       一天晚上,我看完《渔童》这个故事后很快就入睡了,不一会儿我就进入了梦境。梦见自己是一个小渔童,坐在美丽的荷花上。脚下还有两条可爱的小金鱼游来游去。我可以指挥小金鱼吐出小金豆,我可以指挥小金鱼到需要救助的贫困山区,我还可以指挥......突然间,我感觉地震了,不断地被摇晃。我慢慢地睁开眼睛,原来妈妈说我说梦话,还举起手乱动,所以过来摇醒我。想起来觉得很好笑,阅读真的让我着迷了!

22、牛山的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才能生机勃勃,木秀于林;而百姓在仁政的治理下,也会安居乐业。在诗中朱熹表达了他仁者爱人的思想情感,对一草一木尚且有一份博爱之心,对百姓的疾苦自然更加关心了!

23、诗人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4、《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5、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着这首借景喻理的名诗,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

26、赵宁宗赵扩下旨,免去朱熹焕章阁待制一职,取消朱熹所有俸禄。同时朝廷下达了一道命令给国子监,将朱熹著作的书板和已经出版的书,全部销毁。由此,天下“谈朱色变”,朱熹的不少门生作鸟兽之散,或藏匿自保,或改换门庭,有的就跟躲瘟疫一样避之不及。

27、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菩萨蛮》

28、   读完这首诗,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想要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一定要不断地去学习、探索和运用,才能让自己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敏捷,知识更丰富。

29、涉此案的,有个“色艺冠一时”的台州官妓严蕊,受唐仲友宠爱,她“招权纳赂”、滥用“公库轿乘钱物”,“贪婪奢侈、仗势受贿、挥霍公款、诈骗钱财”(谢桃坊《宋词辨》)。唐仲友和其他人还为了严蕊争风吃醋。唐仲友案由绍兴府负责勘治,严蕊则被收押在台州狱中,由通判赵善伋审问,且一审即供,朱熹并未直接干预。

30、答:人的要常常读书多读书作为知识的源头活水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活力。

31、朱熹少年时种下的樟树,被尤溪人称为“沈郎樟”

32、讲稿|民间记录,重组记忆的碎片:刘伯瑜之死

33、相当于要求“君子”修行,抵抗各种诱惑,不越界。这是高级的智慧,也是高级的德行。朱熹自己做到了,他的很多弟子也做到了,但是对于掌握资源者和一般人、非读书人,是很难的,因为掌握资源者的越界成本或寻租成本太低,而非读书人或一般人不经教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界。

34、若读《朱子语类》,可发现朱子的博学多识,先王正典、先秦诸子、佛学、诗词、历史、文学无所不窥,无所不晓。朱子全书有二十七册之巨,而理学的内容只占其中的少部分,朱子在史论、经学、诗文方面都有极为高深的造诣。

35、“人琴俱亡”则来自于《世说新语》中的著名悼亡故事。王羲之生有七个儿子,其中老五王徽之(字子猷)与老七王献之(字子敬)两人的感情最为深厚。公元386年,就是慕容复大名鼎鼎的祖先慕容垂称帝那一年,四十八岁的王徽之与小他六岁的王献之同时病入膏肓。子猷有几天没听到七弟的消息,便问左右:“这些天你们怎么没有提到子敬呢?那就是已经亡故了。”他心里明白,要么是王献之家人不敢来报丧,要么是自己家人不敢转告,怕自己病中受不了这个痛苦。王徽之随即令家人安排轿子去王献之家奔丧,面容冷静平淡,也没有流下一滴泪水。到了王献之家,王徽之一言不发,径直走到灵床上一坐,取下子敬平时最爱的那把古琴弹起来,但是弦音不准,完全奏不成调。子猷将琴往地上一抛,长叹一声道:“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才哭出第一声,结果一发便不可收拾,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过了一个多月,王徽之也病重而亡。杨万里用此典故来表达看见范成大遗稿,不禁睹物思人,深悲于世上知音难再得之痛。

36、你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其实这一句是在告诉我们: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37、朗读者: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 四(10)班 刘佳汶

38、    我喜爱看书,经常会去广州市儿童图书馆借书看。我喜欢看科技类、知识类的书,因为从中我可以了解许多我不懂的知识。

39、   《观书有感》是南宋诗人朱熹创作的七言绝句,本首是组诗里的其中一首。

40、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41、朱熹同样有很多的诗作流传于世,其中这首《春日》最为大家熟知,而且这首诗写得很唯美,整首诗一气呵成,只有那么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但是美得令人惊艳,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自然是不容错过,无论过去读过了多少遍,那也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42、太平天国  曾国藩(1,2,3) 罗芳伯 

43、朱子的后代和弟子后代,名人辈出,在崇祖敬贤、崇文重教的客家地区尤其如此。这里举一些例子。

44、   我们如果没有了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的知识海洋就会变成江河,又变成小河,最后变成无源头的方塘,直到最后干枯。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补充知识的“活水”,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从而获得人生的道理和启示。

45、讲稿|让子弹飞——海匪往事|海上武装王相义的崛起

46、我没有专门研读过朱熹的著作,知道《朱子感兴诗》,是从临写赵孟頫的《朱子感兴诗》字帖开始的。起初我只是照字临摹,没有细读诗文。在临写的过程中,我逐渐对朱熹的《感兴诗》二十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熹是理学家,他的学说与“二程(程颢、程颐)”并称为“程朱学派”,被世人尊称为“朱子”。“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之人的尊称,比如先秦诸子中的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等。不是谁都可以冠名为“子”的,当然“臭小子”之类的骂人的词语除外。

47、学生问朱子: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48、    千古第一乞丐,他写了一首诗,让多少文人连连称赞!

49、朱兆祥(左)为朱子第28代孙,妻子为演员胡静

50、   孟浩然最有意境的一首诗,读完顿觉风淡云轻,惬意舒适

51、儒字怎么写,人之需也。联系孔子所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朱子所处的那个偷安腐败的王朝,掌握资源的人的欲望没有任何限制,在那些时代,要么通过战争获取更多资源,要么,在马斯洛低层次的欲望中醉生梦死,战乱频仍,君王寿夭,王朝更迭。

52、朱熹自幼聪慧善言,求知欲强。朱熹“孩提问天”、“沙洲画卦”、“二度桃花”、“智胜棋王”等典故,还有“观书有感”等诗文,尤溪人都朗朗上口。民国十六年《尤溪县志》载:“紫阳夫子(朱熹)生之辛壬癸甲,野火同时并起,现出文公二字。”预兆一代宗师出世,至今当地人们仍津津乐道。

53、朱熹生于113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与教育家。

54、鉴赏这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55、孔子和朱子不是当权者,他建议的分蛋糕的科学制度,能给人民整体福祉帕累托改进,但是会触动分蛋糕者的利益,所以当权者不听。所以只好通过倡导自觉。而人在这个自觉修行的过程中,智慧提升,整体福祉也会改进。

56、    这首诗以方塘作比喻,非常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在学习时要不停地思考,保持着思维的活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心智更加开阔。在我们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或许会有些“老古董”,他们就如同一潭死水,不肯接受新事物。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吸收更多新鲜的知识,这样子才能更有底气接受未知的挑战,要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不断为自己注入“活水”,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做出贡献。

57、  今天的《诗集传序》,主要涉及下列四个问题。   其“诗何为而作”?对此,朱熹的回答是: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於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音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1)   其何谓诗教?回答与“人心”有关:   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於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之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於乡d闾巷,其言粹然而不出於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於列国之诗,则天子巡狩,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寝以陵夷。至於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於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劝黜陟之政,於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正虽不足以行於一时,而其教实被於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1)   其为什么有风雅颂之别,具体是什么含义?朱熹的划分如下:   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於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昭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於言者,乐而不过於淫,哀而不及於伤,是以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於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辞,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师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於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侧怛之心,陈善之意、尤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於天下,天道备於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1-2)   最后一个问题,与“如何学《诗》”相关。朱熹自有一套属于理学家的答案:   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於雅以大其规,和之於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於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性情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亦不待他求而得之於此矣。(2)   细读朱熹的这则序言,我们首先看到朱子在整体上与诗经学传统的继承关系,而非后人描述的戏剧性断裂。对照《诗大序》,这一判断不难得到证实。比如,对于“诗何为而作”的回答,朱子从性、欲到思、言、音一路讲来,其中的后半部分很自然就会让我们想到《毛诗序》中让人耳熟能详的段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朱熹这里是在用自己的话部分重述《诗大序》的相关内容。   至于诗教部分,其核心内容也与《诗大序》中“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将《诗》“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从而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是儒家诗学的共同目标,朱熹只是进一步发挥而已。在“阐诗学,陈治道(钱穆语)”上,《诗集传序》与《诗大序》不仅没有分歧,而且完全一致。朱熹还强调孔子删诗的独特意义。只是朱熹这里所说的“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多少有几分夫子自道的意味,不妨看成是晦翁在对自己从事的经典整理和阐述工作做出必要说明。如果说孔子确实获得了“其正虽不足以行於一时,而其教实被於万世”的“哀荣”,我们是否可以说,朱熹自忖与孔子政治境遇相似而同样具有远大抱负,这是在借对孔子的赞美,表达对自我的期许?而说到对“二南”的重视,对《诗》“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强调,正风、正雅、变风、变雅的区分……所有这一切,朱熹事实上也更多是再次申述《诗大序》的观念。一定意义上,他注重的是“照着讲”,而非“接着讲”。   上面这些,还只是问题的一面。尽管此序作于朱熹依然基本“遵《小序》”的时期,但毕竟其思想已发生重要改变,已经处于从“遵序”到“疑序”的转折关口。因此,在这些看似一无改变的外表下,朱熹做了至少两个方面的重要调整。   首先,整个《诗集传序》的起点,并不像《诗大序》是“风教”,而是“天之性”和“性之欲”。先天的、本然的“性”和“欲”,而非后天的、社会化的“教”与“化”成为朱熹《诗集传》甚至整个《诗》学第一义的存在。之后,才提出了“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的问题。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诗大序》解释“诗六义”中的“风”时,强调“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化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毛诗正义》:7)。《诗集传》一开篇解释“风”时,则直接道出了风诗的特质:“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诗集传》诗卷第一:1)。   无疑,《诗集传》与《诗大序》一样,也强调“风”具有孔颖达《毛诗正义》所谓“风化、风刺”的意义。但正如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所云,风,事实上兼有“风谣”与“风教”两义(1:58-59)。因此,我们可以说,《诗大序》更侧重的是孔疏中对风的解释,也即风的“风教”一面,即“风训讽也,教也。讽为微加晓告,教谓殷勤诲示。讽之与教,始末之异名耳”(《毛诗正义》:6)。与之相对照,朱熹首先关注风诗的“风谣”特征。这已经与现代意义上对《诗经》十五国风的界定遥相呼应了:《诗》由经到文学的转变于此已见端倪。   与上述将“性”与“欲”无声地置于“风”与“教”之前相联系,朱熹在《诗集传》中的另一个重要微妙调整,是将“理”的概念引入对“经”的解释中:“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被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与“理”的引入相呼应,朱熹思想中的另一组核心范畴“修齐治平”也出现在《诗集传序》中:“於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性情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亦不待他求而得之於此矣”   将朱熹的两个调整联系起来,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对于人自然本性的肯定,以自然本性在教化的作用下“得性情之正”为前提。诗教的指归在于激发人“察之性情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达到“无一理不之具”的境界。   如果将朱熹上述调整放在整个思想史的背景下来重新加以审视,我们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朱熹借助解释《诗经》,进行了一次理学或四书之学对经学的重要改造。尽管这种改造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双重意义。其努力摆脱《诗经》汉学的巨大影响,诗的“风谣”特征得到了重视,而这必然对《诗经》中具体诗篇的解释本身带来决定性改变;其诗不仅是社会的、政治的、教化的产物或工具,而且与个人性情的正邪直接相关。换言之,诗不仅指向政教、宫闱、王朝更替,也指向个人的“性”和“欲”。只是,在“思无邪”思想指导下,性情之正必须压倒性情之邪,诗的政治伦理意义,也并不应该因为对个人性情的肯定而付之阙如。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