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哲学自由精选55句集锦

哲学自由精选55句集锦

admin 2023-04-18 08:56 经典句子

哲学自由

1、企业软件漫谈(27)-破解2B软件公司的成功密码

2、那么,看完了哲学中的这三种自由,你达到了第几段呢?

3、施泰纳的书是出名的深涩难懂,但是来自瑞士新艺术学校的Zvi老师讲人智学总是那么的透彻而亲切,让你不得不惊叹,是的!人智学就在生活中!那是关于人的科学!

4、仁道难明,惟公近之,不可便指公为仁。(《河南程氏遗书》卷三)

5、最适合与程朱的公私之辨对观的,是康德幸福学说中的“偏好”之辨。“幸福是我们一切偏好的满足”“偏好”(Neigung)来自德文动词neigen,原意为倾斜、偏向,指各种感性欲望、欲求。偏好在康德道德哲学中举足轻重但形象有别,从德性的角度看,道德的纯正性要求行为的动机绝不能出自偏好,而是只能出自义务;但纯正的道德又“必须”配享幸福,亦即必须与“一切偏好的满足”协调而“至善”,而且这是上帝的诫命,是宗教的本质。

6、柏拉图把努斯视为一种认识能力,是理性的一种向上攀升的能力。理性主动地向上追求,想要接近神的世界、“理念”世界,但却做不到,因为人的理性很有限;但毕竟人在这点上比动物要高,体现了人的自由精神,这种自由精神是通往神性的。

7、第康德自身提示了以辩证逻辑来加强历史逻辑,以克服先验逻辑的理论方向。就自由哲学的历史逻辑来看,康德笔下人类理性的自由能力可以去规范人类生产、生活等实体性领域,包含着人类普遍解放、普遍自由的潜能。就自由哲学的先验逻辑来说,康德的自由哲学被局限在契约论的形式自由之内,这种自由哲学无法解决契约自由背后的物质利益难题。自由哲学的历史逻辑被禁锢于自由哲学的先验逻辑之中,这就是康德自由哲学中的内在悖论。这一悖论的根源在于康德自由哲学基于辩证逻辑和先验逻辑这样两套相互矛盾的逻辑。康德哲学自身就包含着潜在的辩证逻辑,黑格尔认为,这是康德哲学的一大贡献。在认识论上,康德区分了知识的质料与形式,人的认识从经验世界当中获得知识的质料,从人自身的先验统觉中引出知识的形式。关于知识的形式,康德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概括出了一系列的范畴,把范畴作为对经验进行先天综合的条件,从而论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客观性。康德在对范畴表进行排列的时候,确定了三合一的规律,按照正、反、合的顺序进行范畴排列,这实际上已初步把辩证逻辑引入到了认识论。但是,当康德把知性范畴运用于灵魂、世界等作为总体性的形而上学对象时,康德发现了二律背反即两个相反的命题同时都可得到论证的必然性,康德由此触及到了事物自身内在矛盾的必然性,触及到了辩证法。但是,康德没有从矛盾中引出积极的结果,而是从中得出了物自体不可知的结论。康德没有把辩证法中的矛盾、否定看作是推动原则和生成的原则,没有从矛盾的否定性当中引出主体的生成,没有让这种矛盾生成新的主体并使矛盾在新的主体中得到扬弃。康德的理性是消极理性,康德的辩证法是消极辩证法,康德没有从否定性的辩证法当中引出积极的结论,这种辩证法没有扬弃矛盾并在扬弃矛盾中实现创造性飞跃的能力。康德没有通过二律背反获得积极的结果,二律背反没有通过主体的生成获得解决。康德讲矛盾,但讲的不是生成主体的那种矛盾,也不是主体自身中的矛盾,这是康德哲学的原则性缺陷。辩证逻辑的这种不彻底性使康德自己摆脱不了先验哲学也即知性独断论的迷误。固然,在康德的逻辑学中就有辩证逻辑,但知性独断论的逻辑还是占主要地位。知性独断论压抑了辩证逻辑。康德对辩证法的消极发挥直接影响了康德对理性的理解,康德的理性是消极理性。康德的理论理性不能把握事物的本体,而只能把握现象,康德的实践理性只提供外在于现实生活的抽象道德律令、抽象的法权自由,而不能揭示劳动、所有制和政治国家中的矛盾发展,不能揭示在这种矛盾发展中人的现实的、具体自由及其历史性。康德把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起来,普遍性却只是抽象的共性,而不是能动的普遍性,普遍性没有特殊内容,不能容纳矛盾,不能统摄特殊。康德在其范畴表中发展了辩证逻辑,但是康德的辩证逻辑却被裹在先验逻辑的茂密丛林之下。因为辩证法不彻底,所以康德没有解决实体和自我意识的矛盾统一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思维和存在的统理性的实践能力、实践理性的自由能力、人类自由的历史进程等问题。康德自由哲学内在缺陷的解决方向在于彻底发挥辩证逻辑,并最终全面克服独断论的先验逻辑,而这正是康德之后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方向。

8、当人不再将自身的意图强加给自然,而是融于自然,安于自然,就超越了人性本身视角的局限,超越了焦虑或喜悦这些情感,实现了精神的逍遥与无滞,实现了心性自由。

9、康德的自由哲学包含着两套不同的逻辑。首先,康德提供了一种历史逻辑的自由哲学:人是大自然的理性的被创造物,理性使大自然的禀赋在人类身上获得自觉的体现,而人类理性的禀赋需借助人类的磨难、“恶”的媒介、社会性和非社会性的冲突才能充分实现出来,人类理性禀赋的实现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合乎目的的过程,是经过一系列中介而最终通向人类普遍自由的过程。其次,康德又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上,把经验和先验对立起来,离开经验世界而确立起一个形式主义的、先验逻辑的自由哲学:抽象的人格自由、契约自由、宪政自由、世界公民宪法和永久和平、自由主义的历史终结论等。康德自由哲学中的先验逻辑禁锢着历史逻辑:抽象的道德人格遮蔽了现实的人,抽象的契约概念遮蔽了生产关系中的对立,抽象的宪政自由遮蔽了国家作为虚幻共同体的性质,世界公民宪法遮蔽了国际法背后的强权政治,自由主义的历史终结论遮蔽了社会形态的演化。康德自由哲学中先验逻辑与历史逻辑冲突的解决方向在于把辩证法发挥成科学的逻辑体系并贯穿到人类历史的研究中。这一任务是由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所推动并最终由马克思所完成的。

10、这意味着,当“薄的自由理论”在为自由辩护的时候,也就是在为一种可以没有美德的生活辩护。“薄的自由理论”在实践上带来的生活是一种有权利却没有美德的生活,或者说,是一种有权利却可以没有美德的生活;如果借用康德概念说,就是一种可以要幸福而可以不要美德(德性)的生活。这里,虽然并不使权利与美德相互排斥,却使权利与美德可以相互分离。这一点在当代已受到诸多批评,而“薄的自由理论”难以对此做出回应。

11、(2) 康德:《判断力批判》,李秋零译,载《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第4476页。

12、67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页。

13、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有某种一以贯之的要素,这就是“逻各斯”(Logos)和“努斯”(Nous)的辩证结构。在古希腊,首次把这两个概念纳入哲学中来的分别是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萨哥拉。   

14、72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15、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在西方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传统,一条“路线”,它对西方哲学的贡献比唯物主义更大,提升了人的精神生活,并为基督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16、在敞开中首先澄显的,或者说首先使敞开成为可能的,是想象力(Einbildungskraft)。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想象力是一种自发性的源始的先天直观综合能力,在第一版中其地位同于知性,甚至比知性更本原(AA119),在第二版中,想象力成为沟通感性与知性的中介。在《判断力批判》中想象力成为主导性的概念,成为自由的想象力。“自由”意味着想象力这种自发源始的秩序能力可以冲破其本来的经验秩序和实践秩序的束缚,敞开空前巨大的自由空间,这种空前敞开,意味着个体生命情感的盎然勃发。

17、从中西哲学的比较中我们看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是决定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文化因素,鲁迅当年讲的“国民性改造”就是针对这一点而言的。思维模式不改变,任你其他方面的改革如何天翻地覆,最终会九九归元,换汤不换药。

18、走出这个困境的出路不在于否弃自由理论,也许恰在于康德的自由理论。因为康德实践哲学所确立与论证的自由是“超验的自由(dietranszendentaleFreiheit)”,也即能超越自然本性与自然律的自由,而不只是“薄的自由理论”所确立的外在自由或权利空间。而这种超验的自由不仅关涉此世的道德与权利,而且打开了一个可以无限地改善自己、超越自己的可能世界。通过这个世界,我们既克服了带着肉身的生活世界的界限与可能的封闭,也防止了执迷于自然本性而变得太人性了。

19、例如,公司职员不会为讨老板欢心,而违背良心欺骗和误导客户;大学老师不会为了课题和升迁,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年轻演员不会为出人头地,而折辱自己的尊严。

20、人类属于生命的一种。什么是生命?生命是能自由生长的,能够对客观世界做出改变的一种有机存在体。所以自由是生命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标志,是生命还没有死亡之前都具有的最具代表的属性。而且生命是分层级的,能力越大,智慧越高的生命,其自由度也就越高。我们身为生命,身为生命体系中的高智慧生命,如果认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自由,甚至选择“躺平”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21、但马克思何以会对古希腊哲学,进而对伊壁鸠鲁产生兴趣呢?我们知道,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是一个青年黑格尔派,而青年黑格尔派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自我意识”问题。但这种“自我意识”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有着极大的差异。在黑格尔那里,其“绝对精神”的辩证结构承受了逻各斯与努斯精神、主体与实体、反思性意识与对象性意识之间的张力,自我意识只是绝对精神之辩证运动的一个环节。但在青年黑格尔派那里,自我意识的个体性得到极大的强调,并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解构黑格尔体系的作用。正是基于对黑格尔思辨哲学那种沉闷、迂腐气息的不满,伊壁鸠鲁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个体自由原则”的发挥,正好切合了青年马克思的心境:“伊壁鸠鲁(尤其是他)、斯多亚派和怀疑论者,我曾专门研究过,但与其出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的兴趣”当很多评论家都觉得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偏斜运动是很不负责任的奇想的时候,马克思却独具慧眼,指出“偏离”非但不是任意胡来,而且还贯穿了伊壁鸠鲁的整个原子论哲学。因为在伊壁鸠鲁那里,原子象征的是个体的自我,而自我的本质就是自由。如果原子只是在必然性的直线运动中,则象征着它丧失了个体性、坚实性与独立性;如果自由受制于外在的整齐划一行动,自由就丧失了自己。因此,自由必须从外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青年马克思对原子论差异的阐发并非空穴来风,伊壁鸠鲁的传人卢克莱修就曾说过:之所以要提出偏斜,就是为了证明自由,就是为了打破命运的束缚;自由必然摆脱必然性,自由无须理由。“如果所有的运动总是构成一条长链,新的运动总是以不变的次序从老的运动中发生,如果始基也不通过偏斜而开始新的运动以打破这一命运的铁律,使原因不再无穷地跟着另一个原因,那么大地上的生物怎么可能有其自由意志呢?这一自由意志又如何能挣脱命运的锁链,使我们能够趋向快乐所指引的地方,而且可以不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随着自己的心意偏转自己的运动?”(33)

22、思想上自由的人特点是,比较喜欢思考,通常是比较情绪化的,但这不代表着情绪化的人就是有思想,还有就是看这个人的说话和体现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能让人感觉这个人不简单,思想比较有深度。有思想的人的优势在于他比较会思考人生,想法各方面会跟别人不一样,如果他能够付之行动的话,那会比一般的人都要做得好。但同样的,如果缺乏能力,不,应该确切的说是懒得去付之行动,那么,再有思想,对他本人的升华是有帮助,对他的生活而言,没啥帮助,就这样。总的来说,有思想还是好的,总比行尸走肉来得好。

23、第先验逻辑中抽象的道德人格遮蔽了历史逻辑中现实的人。在现实中,人的对象性活动是在复杂的异化关系中实现的,因而人类还要扬弃各种异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康德的实践哲学则把对象性活动中的异化以及对异化的扬弃活动给抽象掉了。康德把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实然和应然、经验和物自体对立起来,把现实的人的经验生活抽象掉,只考察从抽象的物自体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律令。道德律令把自由意志限制在一种普遍的准则上,而不管自由意志的特殊对象和特殊目的如何。康德直接假设人的对象性活动和人的自由是统一的。康德唯心主义的实践观既看不到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矛盾,也看不到扬弃这种矛盾的必要性、途径和力量。康德所说的理性人,不是具体的理性人,不是处于一定物质生产关系之下的、现实的理性人,而是一种抽象的道德人格。道德不是教导我们如何得到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配享幸福。康德所讨论的实践,是实践理性的对象性活动。实践就是实践理性的普遍性原则应用在意志上,使意志获得自由的规范。这种纯粹的实践理性首先表现为人的道德义务。实践理性只是被解释为一种道德能力、一种形成道德律令的能力。康德所谓实践,就是指实践理性的道德律令、就是把道德律令的理性知识运用于自由意志上,使意志获得普遍性,使意志获得自由的规范。实践就是实践理性自身的知识表现在意志行为中,因而,理论和实践的统也就是自然的。康德认为,在道德中凡对理论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就必然对实践来说也有效。康德在《论通常的说法: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中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的直接同一性的问题。什么是理论?康德认为普遍的实践规则的总和本身就叫作理论,这种理论不包括对普遍实践规则的实施有影响的条件。什么是实践?康德认为,实践就是遵循普遍地设想的行事原则而对一个目的的促成。康德所谓理论就是关于道德律令的知识,所谓实践就是道德律令的运用。如此以来,理论和实践实际上是同一个内容。这样的实践并不是改造自然、改造现实的活动,而只是意志根据道德律令的自我约束,是在主观世界里完成的过程。在康德先验主义的自由哲学中,人的实践就只是抽象的道德实践。道德律令意义上的实践概念无疑限制了实践概念的内涵,使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这样的实践排除到考察范围之外去了。

24、64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25、“努斯”本来的意思是灵魂,特指一种超越性的理性灵魂,阿那克萨哥拉第一次把它置于整个宇宙之外,不与世俗的事物相掺合,其特点是超越万物而能动地推动万物。后来柏拉图将它定义为“自动性”:万物都是被推动的,唯有努斯是自动的,并因此而能推动万物。所以努斯所代表的是无条件的绝对自由。

26、26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27、哲学是高深的,但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单纯的。古人也好,今人也好,之所以会发端和发展这门“学问”,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解决自己面临的种种生命之困惑,大到宇宙自然之奥妙,小到心理情绪之变化,人们有了思维、理解和创造的能力后,面对这大千世界中的无穷烦恼与问题,总需有法子解脱,由是而生哲学。

28、何谓纯粹儒学?纯粹儒学不是儒学,而是哲学,一种精神哲学,是对传统儒道墨法等诸家共同精神的重释和澄明。汉语传统的共同精神应该来自对个己自由和权利的肯定。个己不可剥夺的自由和权利应该是纯粹儒学的核心,是个己和社会的存在论根基,是全部道德的根基。纯粹儒学同时是一种生命信仰,基于对自然、世界、人生的完美洞察和无限之爱而来的信仰,因自由而可能的信仰。天道性命,仅仅在自由精神中澄显。

29、62杨国荣:《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形态——“智慧说”及其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30、47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99页。

31、可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科技的发展也给世界带来了被毁灭的潜在危险,几个战争狂人的无理智行动就可能使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毁于一旦。毕竟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大大快过了社会科学,人类控制物质世界的能力,远远高过了控制人类自身的能力,这让今天的人类社会难免会陷入一种“小孩玩手枪”的危险境地。

32、50年后,1979年,时代周刊送了它一个新名字--硅谷。

33、我们注意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原子论的阐发,可以视为论证“人的自由”之绝对性与偶在性的初步尝试。众所周知,伊壁鸠鲁与德谟克里特之间的差异在于:伊壁鸠鲁基于“个别性”原则,“独断”了感官现象的真实性,但他对这种真实性却全然不感兴趣,甚至还轻视实证科学。但为了坚持这个“独断”,他还必须假定偶然性,即原子的偏斜运动;而为了坚持偶然性,他又必须无视感性世界,而他无视的恰恰是那个被他假定为真实性的感性世界。就德谟克里特而言,这位不相信感官世界真理性的怀疑论者却是一个真正的经验论者:作为一个经验论者,他寻求不可能在经验中找到的“真理”,因此必须假定必然性,从而变成了一位地道的决定论者。于是,一位决定论者竟成了一位不相信真理性的怀疑论者!然而,事实上,把感性知觉视为真理性的理论恰恰是伊壁鸠鲁的独断论,而不相信感性世界的怀疑论却是德谟克里特的经验论;相信真理性者假定偶然性,而怀疑论者却假定必然性面对两者的差异,大多数哲学史家都将伊壁鸠鲁视为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拙劣抄袭者,直到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伊壁鸠鲁的哲学遗产才受到重视。

34、企业软件漫谈(31)-任正非与乔布斯,科技与人性

35、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似乎达到了自由境界;但这个“矩”并不是他自由地建立起来的,而是从三皇五帝文武周公传下来的(虽然有所损益),他不过是习惯成自然了而已。

36、89牟宗三:《心体与性体》,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2003年版,第47页。

37、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38、而如果你问另一个流派的人西瓜是什么,他会跟你解释这种外面是绿色里面是红色,有种子在里面生长的植物,其实是跟天上的星辰相关联的。然后他会告诉你,西瓜作为食物是寒性的,然后还会跟你讲体质相关的种种事情。

39、康德由至善导致宗教的必然性诉求,在明确人类理性与自由的有限性的同时,又把人类的命运福祉完全托付给人自身的理性与自由。靠自身的理性与自由创造自己配享幸福的生活,乃是神的诫命。宗教的本质,在于人如何经由自己的自由和理性使自己与内在的自然以及外在的自然达致协调,这种协调即是至善,即是神意的体现。宗教本质上不是神(为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做以体现你的虔敬。就此而言,宗教本身的形态、教义、仪式等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者对至善的把握与处理,是由此而来的生活方式和心灵状态,特别是其情感方式与状态。这种情感方式与状态乃是决定宗教信仰品格与素质最核心的东西,康德《判断力批判》特别是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宗教哲学意义由此而来。

40、他怎么论证呢?以前我们讲得很简单,感性的材料拿理性的形式一综合,就出来科学知识了。康德则说,科学是理性的,而这个理性,就是科学在原则上不受感性干扰,它自己立法。理性好比一个王国(kingdom),有诸多的法律条文,感性的分子要进来我这个理性的王国,必须遵从我的法律,否则你就不是我的臣民,你进不来,我也管不了你。所以,科学是管能够移民到我的科学王国来的那一批感觉材料的,进得了时间、空间,就好比进得了海关、移民局。

41、(19) 施莱尔马赫:《论宗教》,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第31页

42、古希腊人坚持做这个论证工作,中古的人也在论证,当然,他们论证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无限的。基督教本身是一种宗教,希伯来宗教文化中原本不需要理论、概念的推论和证明,它是一种信仰。但是后来希伯来文化要占领欧洲,就得跟希腊文化磨合,也接受了古希腊的这套思路,觉得要使我这上帝有意义、对人的生活起作用,只有把他证明了,推出来必须要有这么个上帝的存在,才算踏实了。因此,中古时期的大哲学家像奥古斯丁、阿奎那,几代人的聪明才智,都在论证上帝的存在。

43、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义,不畏强暴,才是真正的自由。投降、妥协、内卷、没有立场、没有坚守、八面玲珑、唯利是图、出卖灵魂那恰恰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邪恶势力,任人摆布的被动。

44、自然的偏好就其自身来看是善的,也就是说,是不能拒斥的。企图根除偏好,不仅是徒劳的,而且也是有害的和应予谴责的。毋宁说,人们只需要抑制它们,以便它们互相之间不自相摩擦,而是能够被导向在一个整体中的被称作是幸福的和谐。

45、(14) 施莱尔马赫:《论宗教》,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第74页。此处Phantasie有“想象(力)”、“幻想(力)”的意思,邓安庆教授译成“幻想”。

46、“我戴着生命锻造的锁链。我把它一环一环地建起来,一码一码地建。我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束上它,我也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戴上它"~查尔斯·狄更斯

47、我们可以说,近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实践哲学(包括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工作就是论证权利原则,确立人的自由本质。在这方面的工作上,英国思想家无疑有开启之功。他们在开启契约论这一现代国家学说的努力中,首先发现了人的“自然权利”,并以之为现代国家的立国原则:国家权力的唯一正当性来源就是其成员个体之权利的转让和委托,而国家的目的和使命也首先在于更好地保障、维护所有成员个体那些永远只能保留在自己手上而不可让渡、不可转让的普遍自由权,以及基于这些权利的相关利益。但是,他们对权利原则的论证还停留在自然法与自然本性之上。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自然法呢?我们的自然本性(比如理性)为什么会给出这样或那样的自然法?又是如何给出的?所有法则都是通过对意志的规定而给出行动的,那么我们的自然本性又如何能够规定意志?这种能够给出法则并规定意志的自然本性与意志究竟是什么关系?只有深入追究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从外在自由深入到内在自由,并真正完成对权利原则的论证,也即为外在自由找到真正的基础。而这样的奠基工作是由德国哲学才真正完成的。

48、(3)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载《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第514页。

49、康德上述两种倾向统一于上帝隐喻之中,自由和自然的关系似乎有了终极性的安排。自然与自由之间有某种合目的性的预定和谐,这种预定和谐意味着,德福相配的至善,乃是上帝的终极诫命,这种诫命即“道德必然导致宗教”之“必然”性的终极根据所在。

50、但马克思并未停留于对人类实践活动之基础性、自足性与独立性的论证当中,而是试图进一步构造一门“描述人类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即以一种真正的知识来终止“意识的空话”。他在《序言》中在提到社会变革的时候,曾经区分了两种上层建筑的变革形式,“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但是,以自然科学般的精确性来构造社会形态的方式,即试图赋予人的活动以一种理论的形式,不是又回到了理智主义的传统吗?这种理论构造何以能够与人类实践活动的自由能动性相兼容?

51、 从理性神学到人本神学: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

52、李秋零教授并不否认道德与宗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认可“道德导致宗教”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以及实践上的现实性(这实际上是承认道德与宗教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他辩难的核心是该命题中的“必然”一词,是道德与宗教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道德并不必然导致宗教”,秋零教授针对性地提出这一反命题,可谓准确把握住了康德命题的逻辑命脉,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53、51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

54、28冯契:《人的自由与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