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游子吟全诗八句精选38句集锦

游子吟全诗八句精选38句集锦

admin 2023-04-15 06:39 经典句子

游子吟全诗八句

1、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23岁的黄景仁收到太平知府沈业富的邀请。为了生计,他又要再一次拜别母亲,并写了这首《别老母》:

2、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3、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4、但在他12岁时,祖母去世,只剩下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了。黄景仁希望参加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更好地奉养母亲。但是屡试不中,为求生计,他不得不开始四方奔波,却一生穷困潦倒。(游子吟全诗八句)。

5、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6、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游子吟全诗八句)。

7、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8、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9、✦征夫、游子,指同一对象。诗人自谓。这两句是说您想再往南走,我却思返故乡。与下文“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联系起来看,则此篇乃客中送客的诗。

10、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11、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它把人类伟大的母爱置于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加以弘扬和歌颂,使之脍炙人口。

12、如果说,为远行的游子缝补衣裳,是每一位母亲表达母爱最朴素的方式,是最朴实的日常生活场景,那么儿子的情感回报也许比母爱的无私付出更为难得。每个母亲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个儿女都懂得感恩父母的爱。这首诗最难得的不是歌颂了母爱,而是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回报。因此,诗的结尾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反问的语气,用比喻和比较的形式升华出了赤子之心的炽热:母爱就是春天无私的阳光,博大而温暖,子女就是沐浴在阳光下的小草,它很想报答母亲,可是“寸草心”,和母爱的伟大付出比起来,孩子的能力实在是太有限、太渺小了,又如何能够报答母爱于万一呢?

13、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14、《游子吟》写在溧阳。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15、《黄鹤楼》气概苍莽,感情真挚,富于意境美。气象恢宏、色彩缤纷,富有绘画美。

16、接下来,这十首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道尽了无数人的心声,是否也有一首让你感同身受?

17、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

18、✦展:重(平声)。✦清商曲:是短歌而不是长歌。曹丕《燕歌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念子不得归:是说我虽想念你而不能随你同归。以上四句是说长歌之后续以短歌,以写心中激烈的伤痛。

19、    被歌声绊住了脚步,流浪的心就会暂时停歇下来为之震颤。磁性圆润充满深情朴素的演唱,一字一句都在心尖上起伏、跳跃、回旋。一字一句都是活生生的熟悉感人画面,从年轻美丽的女人在一间老屋里躺在一铺土炕上,借着昏暗的油灯忍受着巨大的疼痛,把肚子里的孩子分娩出来后脸上绽开的美丽笑颜,一直唱到孩儿长大成人后云游四方,女人人老珠黄背驼成弯腰的高粱,却对孩儿的爱丝毫不减,孩儿愧对母亲,母亲却欣慰自己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儿子感到幸福骄傲。母子二人都在彼此的爱与被爱中沉浸幸福,让他们渐渐懂得,爱是梦的全部。词曲相得益彰,演唱者情到深处,打动自己,打动听众,泪湿衣襟。

20、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

21、✦江汉:长江和汉水,是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浮云翔:白云飘动。这四句是说友人到达江汉时的节令和景物。

22、✦飞龙: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蛇身,有四足,爪象狗的爪,有马的头鬃和尾,有鹿的角、鱼的鳞和须),能飞行。其中有一种有翼的,象飞鸟。这里是以飞龙喻作者送别的朋友和他自己。✦乖,违,别离。

23、✦生别:生离死别。一作“别生”。✦滋:多。 

2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5、总之,这首抒情小诗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称得起广泛流传千古不朽之作。千百年来拨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引起了万千游子的共鸣。

26、诗歌大意是: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7、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28、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29、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30、✦邈:远隔。✦胡与秦:喻相去甚远。今为参与辰,邈若胡与秦,都是言今后将会如此远隔,难得相会。

31、很显然,母亲的形象,在孟郊的笔下就浓缩为亲手为儿子缝制衣裳的场景了。“临行密密缝”,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但是画面感非常强。我们好像可以看到: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位鬓发苍苍的老母亲正在连夜为儿子缝补冬衣,老人视力已经很微弱了,她不得不时时凑近油灯,努力地眯起昏花的老眼,将自己对儿行千里的担忧和牵挂,都一针一针缝进那件厚厚的棉布衣裳里。

32、五六句“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说一见面便心疼儿子的面容清瘦,叫着孩子问起一路上的艰辛。这里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看到儿子面容清瘦,母亲心中十分怜惜,连忙把儿子叫到自己跟前,仔细询问一路上的风尘劳顿,问长问短,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33、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而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我们习以为然的日常生活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34、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35、  词中之帝李煜诗词全集:一生经历大起大落,句句写透人生的本质

36、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当这种离愁别绪和母子亲情杂糅在一起,更加蚀骨锥心。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每年春节、国庆节后,当我们离开母亲,返回工作的地方时,你可有注意到,母亲那一直跟随着你走出老远老远的目光。

37、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