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精选78句集锦

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精选78句集锦

admin 2023-04-14 09:28 经典句子

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不论何种角度都能找到活着的快乐,并百分百享受这份快乐。

2、苏格拉底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不仅把哲学从天上拉到人间,而且通过强调人自知无知,通过对自己本性的洞察而获取真知,“进而通过熟悉事物本性,认识各种美德而达到施行各种美德,以通向人生最高境界实现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建立起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生境界学说。苏格拉底的从无知到知,从真知到美德,从美德到至善的人生境界论,在今天,仍不失其一定的现实意义。(苏格拉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3、苏格拉底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最佳起步之处优于“我们的职责(duty)是什么?”或“我们怎样可以是善好的?”甚至优于“我们怎么样能够幸福?”这几个问题都把太多的东西视为理所当然,然而,理所当然的究竟是什么,却并非人人看法一致。说到最后,这个问题,有些人,例如那些要从第一个问题起步的人,会认为它把起步之处弄错了,因为它忽视了道德特有的那些维度;而另一些人可能简简单单地认为它过于乐观了。在这些方面,以及在其他很多方面,苏格拉底问题是中立的。但若以为它不把任何东西视作理所当然,那就错了。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问一问苏格拉底问题都涉及哪些东西,以及我们若认为这个问题问得有意义我们需要先认定多少东西。

4、看着是个有理想的上进青年,但他的知识和才能却不匹配。

5、苏格拉底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

6、陈丹青:很多人一大把年纪为什么还是没教养?

7、苏格拉底一生努力反思,创立学说,最终用生命解答这三个问题。

8、道德哲学的目的,以及它能够抱有的任何值得认真对待的希望,都与苏格拉底问题的命运难解难分—一即使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合理地希望单单靠哲学来回答这个问题。说到这个希望,有两点一上来就应该提到。第一点尤其是写作者需要记取的—事关这些巨大的问题,他若说这种抽象的、论证性的写作值得认真对待,那他是在做出多么巨大的断言。还有别的书在讨论这个问题,说起来,所有的书,但凡以人类生活为话题又写得还好的,都是在讨论这个问题。哲学写作者必须记取这一点—即使他不认为他与苏格拉底问题的联系在于他要尝试为之提供答案。

9、然後蘇格拉底再次問道:「如此看來,兩個客人中究竟誰會先去洗澡呢?」「髒人!」三個學生喊著重複了第一次的回答。「又錯了。當然是兩個都洗了。」蘇格拉底說,「乾淨人有洗澡的習慣,而髒人需要洗澡。」「怎麼樣,到底誰會先去洗澡了呢?」「那看來是兩個人都洗了。」四個學生猶豫不決地回答。「不對,兩個人都沒洗。」蘇格拉底解釋說,「因為髒人沒有洗澡的習慣,而乾淨人不需要洗澡。」「老師說得都有道理,但是我們究竟該怎樣理解呢?」學生們不滿地說,「你講的每次都不一樣,而又總是對的!」蘇格拉底說:「正是如此。你們看,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運用正確的推理手段,實際上違反邏輯規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結論,這就是詭辯!常見的詭辯手法有偷換論題、捏造論據、循環論證、機械類比、強詞奪理、斷章取義等等。」

10、苏格拉底趁机说:如果你想得到人们尊敬,你就应该有所贡献。

11、换作一般人,遇到这样的烈性夫人,不时打雷下雨,动不动当街打斗,早就怨气冲天或是一拍两散,而苏格拉底夫妻两人却把日子过得热乎。

12、〔4〕〔5〕柏拉图:《高尔吉亚篇》,转引自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44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4、苏格拉底狮子鼻、厚唇、凸眼、矮小,他老婆却非常漂亮,性格泼辣。

15、其次,苏格拉底认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任主观的武断,或者为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意见所左右,或者为传统习惯所左右。由此,人就不会有对善的追求而跌入恶的深渊。苏格拉底甚至认为,有意说谎(或犯错误、失败)优于无意。因为有意说谎至少表明说谎者有相应的“真知”,而无意说谎则属于根本无知。前者是能为而不为,后者是不能为而不为。不能为而不为是无知、无力,其结果必定是恶;而能为而不为,表明人的行为不是只根据已之责任而是根据更大的原则,故并不一定是恶。正因为此,苏格拉底才一再强调,美德之有整体性,乃在于它们有共同的理性本性,即建立于知之上。

16、再次,善是使事物有益的原因。苏格拉底认为,善是有益的有用的。比如他说,神正是为了有益的目的将眼、耳、鼻以至理性、智慧灵魂给予人〔10〕,他还说:“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11〕他甚至将关于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12〕,而“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13〕。事实上,苏格拉底的善,希腊文agathon,本来就有好、 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英文译为good,中文译为善。但是,苏格拉底说善是有益的时,绝不是把一切有益有用的东西都当作善的纯功利主义的。相反,他认为,善之所以为善,是使事物成为有益和有利的原因,并不是事物的有益和有利就是它们成为善的原因。他反对一般人的为满足个人的情感和欲望需要的功利观,认为这种利益是表面的、短暂变化的,不是真正的利益。他要求人们辨别和追求真正的最高的利益,这种真正的利益是对灵魂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对肉体需要的满足,这种满足即其他一切有益的原因,是善本身。因而在苏格拉底这里,善又是一种和知识、真理、美相一致的功利。

17、虽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都非常厉害,但他们都是徒弟,苏格拉底才是师傅,可想而知,苏格拉底在哲学界的地位是多么的不可撼动。并且苏格拉底是希腊语(雅典)哲学家的创始人之可见非同一般。

18、〔1〕笔者在《希腊启蒙运动》中专门讨论了苏格拉底在希腊启蒙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9、〔7〕柏拉图:《斐德罗篇》,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卷上第62页。

20、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希望整个雅典都听你的吗?

21、面对第二项指控,毒害青年,苏格拉底说,我来来往往所做的无非是劝告各位,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轻视自己的灵魂。在他看来,美德不是由金钱产生,反对过分重视金钱,轻视自己灵魂的风气。他所做的只是把这一切告诉了青年人而已,又有何罪?

22、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23、苏格拉底申辩中有这样的描述特别引人注意:你们如果置我于死地,是不容易找到另外一个人来顶替的,这个人附在城邦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好像牛虻粘在马身上,这匹骏马由于太大太肥,年龄未老就行动迂缓,需要叮一叮才能焕发精神。

24、苏格拉底觉得自己是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是一只牛虻,肩负着帮助人们从善爱智的使命。

25、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住在一座七层大楼里。

26、幸运的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了当时法庭的辩论,让我们有机会聆听这位伟大智者的千古绝唱。

27、苏格拉底单身时跟几个朋友住在一间七八平米的房间里,每天很乐呵。

28、1787年,法国画家雅克·大卫为鼓舞人民的革命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

29、苏格拉底其实心如明镜,他知道别人是看戏不怕台高。

30、现代社会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思想价值观也都颠倒了,铺张浪费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让人羡慕,而那些勤俭节约的人,却成了别人看不起的对象,挖苦的对象,讽刺的对象,让人感到未来的孩子长大,会成什么样的人,真的很担忧。

31、即便快乐,我们也宁愿相信,若必须要在此两者中作出选择,绝大部分人还是会愿意选择做痛苦的苏格拉底。

32、〔21〕参柏拉图:《拉凯斯篇》见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卷2第447—450页。

33、大观园中能诗会赋的少女俯拾皆是,可称之为诗人天性的,惟黛玉一人尔。在她的身上,我经常可以感觉到,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情锐感,让我不禁感叹天之生才确实不同,她的感情感觉之深浅、厚薄、利钝,真的不是其他少女可以强同的——

34、疫情下的认知降级:美国阴谋论为何在数亿人中流行?

35、约公元前4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于非命,溘然长逝。这使人们不禁要问,号称民主的雅典,是真的民主吗?

36、有些人还真做过这样的梦,觉得把自己打扮好一些,穿得好一些,找一个有钱的对象。这样的人,现实中也有,还梦想成真了,但这样的人,现实中真的不多,一个村里都难出来一个,那用别人话来形容,就是典型祖坟冒青烟了,运气这么好,找了一个有钱的女人的,倒贴房子,车子,钱,还有职位。

37、我们翻译成“一个人应该”的这个希腊短语不仅没提到它所涉及的生活是哪个人的生活,它也完全不曾指定要从哪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这有很大的好处。“我应该怎样生活”并不意味着‘我应当怎样道德地生活”。由于这个缘故,作为起点,苏格拉底向题不同于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关于义务或关于人怎样作为善好之人去生活的问题。它有可能等同于关于良好生活、值得去过的生活的问题,但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包含鲜明的道德要求。结果有可能像苏格拉底所相信的那样,像我们大多数人所希望的那样,良好生活正是善好之人的生活(苏格拉底相信,必定如此;我们大多数人希望,可能如此)。但果若如此,这也是个有待得出的结论。应该只是应该,就这个词本身来说,它在这个极为一般的问题里并没有什么不同于它在“我现在应该怎么办”这种普普通通的问题里。

38、苏格拉底遇见格老孔,老远就喊:听说你想做领袖,这是真的吗?

39、两者之间最大区别在于:苏格拉底因为思考而痛苦纠结,而一头猪浑浑噩噩却快乐无比。

40、苏格拉底把一地鸡毛的生活过出高级感,把看似糟心的婚姻蜕变成感人的爱情。

41、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

42、小卖部老板走了,武汉医院主任这篇文章刷屏朋友圈

43、〔13〕〔27〕柏拉图:《普罗太戈拉篇》,见《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442页,第2卷第472页。

44、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45、苏格拉底出生于的雅典黄金时期——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是一名助产士。柏拉图是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46、如果不富裕,真的要懂得勤俭。如果你有钱,很富裕,更要懂得勤俭。因为唯有勤俭,才能让人慢慢变得富起来,你不知道勤俭,就算家里有金山银山,一代人吃不完,两代人就吃完了,这也就是富不过三代的说话。

47、端午那日,王夫人请薛家母女等人赏午。因前儿宝黛二人被宝钗机带双敲,还没缓过劲儿来。宝钗、宝玉、黛玉三人都厌厌的,懒怠说话;凤姐知王夫人因金钏儿一事心里不痛快,自己也就没敢说笑;迎春姊妹见众人都淡淡的、没什么意思,自觉也无意思起来。于是,大家只坐了一坐,便各自散去了。

48、苏格拉底通过省视和思考,向世人指出,人生最大的哲学,不是读懂世界,而是认识自己。

49、苏格拉底面对不信神的指控,他说,雅典的公民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要服从神灵胜过服从你们。他认为,自己时常受到灵机的启示。而他信奉的神灵仅仅是他自己的良知。

50、世人震惊,苏格拉底自己也不相信,他一直觉得自己很无知。

51、在这一系列的「黛玉体」诗中,我们均可从墨痕的未干处,共感黛玉的泪点;同时亦可从万转千回里、感受她诗人的一身清气。

52、庄子的「散」是一种逍遥,是与「道」同在的快乐。林黛玉的「散」是担心散时的冷寂,也因此对聚便没了欢喜。 她的喜散里没有庄家的逍遥,不是自我安顿。这种情绪准确地说,是一种寂寞的外在表现。这种寂寞,我们从她的诗中,可在在得到印证。

53、苏格拉底特立独行,创立颠覆性的理念推动世界发展。

54、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实际上是通过他的一系列言行来告诉我们他所坚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即“只要我还有生命和能力,我将永不停止实践哲学,对你们进行规劝,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1)18实践哲学实际上就是苏格拉底终其一生所坚持的价值取向,苏格拉底所有的知识与行为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即便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质疑、恶意的控告,甚至威胁生命,也没能让他放弃他所坚持的价值观。

55、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以死刑;他拒绝逃亡,不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不容许神圣的信仰被亵渎。

56、格老孔一句都答不上,对于治理国家更是一窍不通。

57、苏格拉底: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58、苏格拉底:这真是一桩好事呢。如果你能实现,你将享受一切:光耀门庭,为国增光,声名远播,去到哪里都受人敬仰。

59、一个人厉害不是真的厉害,一脉相承才是真的厉害苏格拉底的徒弟是柏拉图,柏拉图的徒弟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徒弟是亚历山大大帝,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人物并成为古希腊三贤,亚历山大大帝更是通知了欧洲,每个人都成就非凡。

60、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他也被后人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出生在雅典附近的阿洛佩凯村一个平民家庭,父亲索佛洛尼斯科斯是一名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是一名接生婆。幼年时期,苏格拉底跟父亲学过手艺,曾创作了一组雕像“欢乐三女神”被放到雅典的卫城之上供人们观览。

61、亚历山大: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

62、首先,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和小恶时也没有人愿意选择大恶。人的畏惧和恐怖这两种情绪可以理解为对恶的预见;人们所以会对预见恶产生畏惧和恐怖,就是因为无人自愿遭遇恶、接受恶。苏格拉底说:“对善的想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是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的。也没有人想望着恶的”〔29〕。“没有人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30〕。在这里,恶既指与善相对立的恶,也指与有益相对立的失败。在苏格拉底看来,知必然导出行,知识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去为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出自于无知。

63、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对于我们确信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会更加谦虚,但对于我们觉得自己知道的事情,我们很可能会陷于刚愎自用。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64、他终于明白,想有开挂人生,必须实力强大;想左右天下人,要先左右自己。

65、古希腊有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你是乐意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乐意做一头快乐的猪? 

66、苏格拉底却说:不,我已经习惯了,就好像习惯了绞盘断断续续的咔嗒声一样。而你也不介意鹅嘎嘎地叫。

67、只会背诵苏格拉底金句的人,苏老师是不喜欢的。你不能因为自己知道苏格拉底,就觉得比别人更有智慧。苏格拉底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最大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68、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苏格拉底的一段名言,他就一语道破了如何做一个真正高明的人,真知灼见!文字如下:

69、……斯诺鲍和拿破仑又照例发生了分歧。根据拿破仑的意见,动物们的当务之急是设法武装起来,并自我训练使用武器。而按斯诺鲍的说法,他们应该放出越来越多的鸽子,到其他庄园的动物中煽动造反。一个说如不自卫就无异于坐以待毙;另一个则说如果造反四起,他们就断无自卫的必要。动物们先听了拿破仑的,又听了斯诺鲍的,竟不能确定谁是谁非。实际上,他们总是发现,讲话的是谁,他们就会同意谁的……

70、蘇格拉底說:「是嗎?請你們注意,乾淨的工人看見另一位滿臉滿身的煤灰,覺得從煙囪裡爬出來真是骯髒;另一位看到對方很乾淨,就不這麼想了,而認為自己一定也很乾淨。我現在再問你們,誰會先去洗澡?」兩位學生很興奮地爭先恐後地回答:「哦!我知道了!乾淨的工人看到骯髒的工人時,覺得他自己必定也是骯髒的。但是骯髒的工人看到乾淨的工人時,卻覺得自己並不髒啊!所以一定是那位乾淨的工人先跑去洗澡了。」

71、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每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室外度过的,在各种公众场合讨论各种问题,而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观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72、他现在的思想主要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整理的,据说柏拉图一辈子都在整理师傅的内容,最后师傅和徒弟都出名了。

73、当苏格拉底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时,也就把人们在日常事务中对善的追求和实现叫作美德。美德一词,希腊文为arete,其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仅指人的优良品质,也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苏格拉底将人的所有优秀善良的品质,诸如自制、正义、智慧、勇敢、友爱、虔诚等,都称为人的arete,英译为Virtue, 汉译为美德(也译为德行)。

74、苏格拉底找过政治家、诗人、工匠,结果发现,世上没有真正聪明的人,有人只是假装聪明;有人只在熟悉的领域显得聪明。

75、他总是关心世事,亢言直论,不稍隐讳;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受重用时,可以以初生牛犊的热情,投入到兼济天下的事业中;在经历政治上的钩心斗角和利益谋害后,又可以退而在道中,获得自在与逍遥,这种在儒道间自由切换的能力,让他可以始终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

76、在哲學課上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老師,能不能用實例說明一下究竟什麼叫詭辯?」蘇格拉底稍作考慮一下,然後說:「有兩個人到我這裡來做客,一個人很乾淨,一個人很髒。我請這兩個人洗澡,你們想想,他們兩個人誰會先去洗澡?」

77、首先,善是有秩序的安排。苏格拉底一再强调,快乐和善是不同的,善是快乐的目的而不是相反。当快乐出现时我们就快乐了,当善出现时我们就是善的。但是不是还有其他美德出现时我们也会成为善的呢?苏格拉底认为是有的。他说:“任何事物的美德无论实现在身体灵魂或其他任何生物中,都不是只凭任意偶然性而能最好地得到的,只能由通过适合于每一事物的秩序和条理性才能得到。任何事物的美德都是一种有规则有秩序的安排,所以,正是这种适合于该事物的秩序的出现才能使任何事物成为善的。”〔6〕正因如此, 当他知道阿拉克萨哥拉说心灵整规万物时,他说:“我听了觉得很高兴,认为这个想法很可佩,心里想:如果心灵是安排者,那就会把一切安排得最好,把每一件特殊事物都安排到最好的位置。”〔7〕苏格拉底关于善是有秩序的安排同他的“合目的性”美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