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老马识途原文精选23句集锦

老马识途原文精选23句集锦

admin 2023-04-11 02:53 经典句子

老马识途原文

1、隰朋说:“蚂蚁冬天时在山南筑窝,夏天在山北营巢,在蚁窝一寸远的地方向下挖掘,就可掘出水源。”命人掘地,果真涌出地泉。

2、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图形均由外框架和一个箭头构成,箭头位置变化明显,考虑动态位置。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箭头依次逆时针旋转45°,排除B、C项;外框架图形为曲线、直线交替变化,问号处外框应为直线图形,排除A项。因此,选择D选项。

3、要学会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或平常的经验,要加以应用等。

4、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自己愚蠢的心去学习圣人的智慧,不也是过错吗?

5、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

6、文言文《老马识途》脍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7、管仲、隰朋(1)从于桓公而伐(2)孤竹春往(4)而冬反迷惑(6)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8)老马而随(9)之,遂(10)得(11)道。行(12)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13)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17)地,遂得(18)水。

8、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9、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10、兄弟姐妹四人一起进入纳尼亚,为了救羊怪,为了正义,他们决定先留在这里。可是四人当中,有一个人却在心里暗自盘算着别的事情。被白女巫蛊惑的爱德蒙会做出什么事情呢?

11、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2、(小贴士)这里的“猛然”是突然、忽然的意思。这个词语的运用体现了管仲当时是灵光乍现才想到这个主意,也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13、说林上》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14、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5、有位作家说:“负能量是在鞭笞别人的不好、责骂社会的不公;正能量是在讲完后告诉你,即使再苦,我依旧可以通过努为去改变一些。”有人先天是乐观向上的,当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负能量的人时,你会发现他很快就会显示出一副疲惫的状态。那是因为情绪最容易感染人,当人总是处在这样的氛围时,心情也就自然容易变得抑郁起来。

16、齐桓公说:“试试看吧!”他们就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自由自在地走着。真的,老马识途,领着大队人马出了迷谷,回到原来的路上。

17、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往”“返”的理解。

18、老马识途,途:路,道路。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19、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次探索之后,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按其采取行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是指经过反复实践后掌握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属于“多次探索之后,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B项,是指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比喻熟练有把握,“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C项,是指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属于“头脑中包含各种相关信息”,按照“地图”采取行动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定义;D项,是指从小孔里看豹,比喻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并非对事物“多次探索”后的全面认识,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

20、元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亦无主乎?”卒不取。后其乡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

21、亲爱的小读者们,欢迎大家收听爱阅读电台,我是今日的领读老师。

22、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