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精选45句集锦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精选45句集锦

admin 2023-04-06 02:53 句子大全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

1、A、表层结构上的强烈的戏剧性、悬念感、莫测性、突变性和聚集性。

2、186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白痴》。这部小说中,拿破仑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是重要的背景题材。

3、人不会很快就摆脱掉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东西;一个人也不会很快就抛弃那种已经注入到他的血液之中,也可以说是从母亲乳汁里吮吸过来的东西。不可能发生这种急遽的转变。——《死屋手记》

4、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5、    在《白痴》第二部第3章梅思金公爵拜访罗戈任家的情节中,对罗戈任住宅外观的描写也充满了极强的象征意蕴:“这幢房子很大,阴森森的,共三层,谈不上什么建筑样式,绿色的墙壁给人一种肮脏的感觉…它造得很结实,厚厚的墙,窗子很少。底层的窗子有的也装着栅栏。楼下一大半是个钱庄。开钱庄的那个阉割派教徒租了楼上的房屋居住。这种房屋无论从外表来看,还是从内部来看都给人一种不太好客的,冷冰冰的感觉,仿佛包藏着隐私,至于为什么只看房屋的外貌就使人有这种感觉,那倒不容易说清楚。……”(8)

6、2018年,适逢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诞辰两百周年,在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举办了诸多的纪念作家的活动。本次文集作为对屠格涅夫200周年诞辰的献礼,设计装帧为布面精装,并制作了精美的藏书票,内容上收录屠格涅夫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并精选60余幅插图,全面的展现了作家的一生。除了全面收录文学作品之外,还请屠格涅夫研究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立业老师撰写长达5万字的总序,为读者解读一个最全面的屠格涅夫,其中许多观点在国内、国际上都属于最新的研究成果。综上原因,屠格涅夫研究会在编写世界屠格涅夫研究年鉴时,将本文集收录其中,并决定在莫斯科的屠格涅夫博物馆陈列本文集。因此本文集也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之一。

7、(5)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87页。

8、整个人类永远渴望着一定要把自己组成一个世界性的整体。有许多伟大的民族具有伟大的历史,但是这些民族越高超,就越不幸,因为他们对全人类世界性联合的要求比别的民族更强烈。

9、这个不散的宴席,从一开始就认为我一个人是多余的。

10、对话性(人物关系间的平等的意识价值关系)和复调性(意识结构呈现出的对位性)是由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895——1975)提出的,这位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大学者,生前虽曾遭受关集中营、流放南方的政治磨难,29年过着身残、友亡的悲惨生活,但其一系列的天才论著却震撼了世界,兑0世纪的语言学、美学、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代表作是《小说话语》、《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20年代初)、《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诗学问题》和《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65年),其重大成就在于借助于对陀氏小说和拉伯雷创作的研究,从语言思维哲学角度探索小说叙事语言中的对话性、复调性和狂欢化意识——仪式问题,深化了对小说叙事本质性的认识,使人们对小说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简单的表层分析上,而是提升到了对人类的意识结构、精神本质的透析上来,小说自此之后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故事叙事,而是一种思想的试验,精神的变奏(米兰·昆德拉)。

11、活动价 ¥255   预估到手价 ¥225

12、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

13、(14)(16)(17)(20)(21)(22)(23)(24)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朱海观、王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第12页,第233页,第322页,第320页,第320页,第322页,第533页,第328页。

14、③、小说的全面对话性,由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的平等对话形成全书的复调性结构。

15、嫉妒,实在是不可饶恕的激情;不仅如此,它甚至是——不幸!

16、低三下四是在屈辱中养成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17、    约伯的痛苦在于他无法理解上帝依据什么对其进行如此狠毒的惩罚。约伯不知道,他实际上是撒旦和上帝打赌时上帝的赌注。因为这场豪赌,他无辜地失去了儿子,并忍受肉体上毒瘤带来的终极痛苦。表面上看,这其中隐藏的逻辑是,上帝只让那些最虔诚的信徒成为自己的祭品。痛苦使约伯对上帝惩罚的公平性提出质疑:“不要定我有罪,要指示我,你为何与我争辩。你手所造的,你又欺压,又藐视,却光照恶人的阴谋。这事你以为美吗?”(8)尽管如此,最终信仰的分量还是大于对信仰的怀疑,这也是佐西马的哥哥马尔克尔领会上帝爱人必需通过折磨人的方式来体现,即“我爱你们,一面爱,一面折磨你们”(9)的方式。这就是说,与其让痛苦折磨人,人不如咀嚼痛苦,并从中得出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就像《罪与罚》中的索尼亚,领取“黄色执照”不仅仅是生活所迫,同时也是因为她要以这种屈辱的活法为自己和那些同样罪孽深重的人来赎罪,此时,痛苦不再是折磨,它成了人进入上帝之国的天梯。

18、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的工作,才能前程远大。

19、   陀氏的“梗”使他获得了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陀氏是最早注意到并表现空间问题的作家。尽管在同时代,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其《高老头》中用“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客厅”表现过空间问题,但是这个空间问题的前提还是置于线性历史的大框架之中的。因而在陀氏之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文学和文学史中,作家们和文学史家们都按照历史线性的发展观刻意地表现一个线性中的故事: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所以在叙事上就参杂着许多宏大的视角,于是形形色色的苦难与不幸大都被渲染成时代的、地域的、民族的和阶级的……然而,按照我们通常的生命体验,有谁反对实际上大多数的苦难和不幸都是非常个人化的、宿命般的,即便是身处同一个的“黑暗时代”或“黄金时代”,也一定是有人幸运有人不幸。往往,我们所经历的最尖锐的痛苦就发生在一个特定空间里的某一瞬间,而不是线性的历史长河之中!巴赫金洞察,他把陀氏创作中所表现的空间问题从理论上提炼为“狂欢化”“共时性”、甚或是“门槛”时空体等诸如此类。当然,现实生活中,“共时性”的“狂欢化”现象并不多见。常见的倒是“门槛”。现实中无处不有“门槛”的隔离和障碍。门里门外,好比一个严格的界限,即便在同一时空,比如,同一座城市、同一个街区、同一屋檐下、甚至同一个宴席桌前,你的归属、你的位置、你的踏入和迈出都有隐形的约定。现实中的“门槛”是隐形不现的,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触感。作为艺术家,陀氏则用具象化的形式来凸显它:门槛、走廊、阁楼、地下室……苦难和悲剧就发生在这些地方——空间!在陀氏的作品中,时间是空间里的时间,而非传统小说中的历史中的时间。他让某一空间的第三维——时间,在纷乱、紧张的人物的行动中悄无声息地延长,就像电影的长镜头。镜头就在那个空间里摇动,你要屏住呼吸、压着心跳,大脑飞速转动,一边还原画面、一边领会各个“意识主体”的思想交锋。读陀氏的小说,是纷乱的画面感和紧张烧脑的过程。时间与空间的问题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关涉到重大的历史观的问题。这一点上,陀氏很先验。    

20、(13)格·费里德连杰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上海译文出版杜1997年版,第69页。

21、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敬。陀思妥耶夫斯基

22、陀氏在挖掘人的灵魂深度上,主要在于其小说展示了人类心理的畸形变态、神秘莫测和痛苦而崇高的精神体验。

23、Онлайн-презентацияпроектаи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емероприятиясостоятся 14-18декабря2020 г. ввузахишколахКНРиКазахстанаидругихстран.

24、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遭受到的苦难。

25、萨弗隆诺夫、沃谢夫和所有其他挖土的工人都久久地看着熟睡中的小生命,她将住在他们的坟墓,并在宁静的布满他们的白骨的土地上生活。

26、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

27、俄罗斯文学作为人类文学历史上的第三座高峰,陀思妥耶夫斯基更令其伟大。

28、2021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200周年诞辰。在俄罗斯和国外会隆重庆祝该周年。根据总统令《关于庆祝陀思妥耶夫斯基200周年诞辰》俄罗斯政府2016年批准了与俄罗斯伟大作家200周年诞辰有关的主要活动的计划。

29、(1)参见拙作《四维空间明暗光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人格和审美意象》《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30、在书中宗教大法官那篇,透过二儿子伊万和小儿子阿廖沙那场堪称经典的辩论,在他不可思议的狂想中是陀翁对上帝发出的拷问,基督在大法官的额头温情的一吻,大法官一哆嗦打开门说:去吧不要再来……当时读到这里内心极为震撼。

31、   博物馆内陈列的所有家具,诸如书柜、椭圆形桌子、烛台、茶壶以及其他物件都属于陀氏家族。在客厅的椭圆桌子后面摆放着一些家庭读物。书架上,有普希金、茹科夫斯基、卡拉姆津和司各特等俄罗斯和欧洲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激发了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初的文学兴趣,也是在这所房子里他产生了对普希金的热爱并将这种爱贯穿了他的整个一生。这种爱尤其表现在1880年纪念普希金的庆典活动上他那著名的演讲里。       

32、结构艺术上的紧张多变性和多元对位性(复调性,对话性)

33、万物像一片海洋,一切都在流动,汇合,在一个地方触动一下,就会在世界的另一端生出反响。

34、   童年的印象渗透在陀氏作品的字里行间,尽管这些印象后来更经常地与彼得堡发生关联。早年的精神体验决定了他的创作个性,陀氏之所以成为陀氏,因为一切都从莫斯科开始……   

35、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36、    如同“在伦勃朗的画作中一样,起主要功能的是阴影。陀思妥耶夫斯基集合了他的人物与事件,将一束强光打在他们身上,使光线只照一面。每一个人物都沉浸在他人的阴影中,又依靠在自己的阴影上。”(2)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贯倾心于对立的、互相排斥的因素—悲与喜的冲突,爱与恨的纠葛,审美的和谐与不和谐,他在这些因素中看到了生命意志和激情的挣扎与搏斗。所以,他虽然倾心于西斯廷圣母的崇高与和谐,但又大胆而真实地描写了邪恶与混乱。为了突现这种二元对立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素材组织、人物设置、情节安排上,有意设立伦勃朗似的光影配置,采用绘画技巧中明暗线条对比,光影晕染反差,以语言符号强调事件的悲剧性和哲理性。

37、当然我们绝不是把陀思妥耶夫斯基摆在一个偶像神坛的地位。有人热爱他,有人敬畏他,就有人厌恶他。

38、然而正是这种痛苦,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读到了人性。

39、    舍斯托夫将陀氏这种具有宗教宿命色彩的苦难意识和基尔凯郭尔的美学思想联系起来,认为与伦理学中那种永远将人置于痛苦的祭坛上不同是,美学思想观照下的苦难(страдания,переживания)之所以闪现美的光芒,是因为苦难会在苦难者的审美意识中回归为一种美,当苦难成为审美的内容时,其涵义会发生改变,苦难的内容甚至被取代,具体而言,陀氏之所以将马卡尔·杰符什金(《穷人》中的男主人公)当成苦难的祭品,是因为作家那时还没有经历流放的辛酸,他对痛苦的理解尚停留在肤浅的伦理层面,但当陀氏从流放地回到首都之时,他对苦难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换言之,对杰符什金来说,苦难并未上升为一种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但对于拉斯柯尼科夫(《罪与罚》中的男主人公)而言,苦难是他理解人性和忏悔过去的一剂良药。(3)

40、    摇曳的烛光下,一个杀人犯和一个卖淫妇,手捧着《圣经》在读着。四周的光线是昏暗的它省略了小屋的寒酸和冷僻、外面的喧嚣与斑较,只有一道烛光,映照着两张虔诚的脸。这是陀氏小说中十分典型的画面。这里作者运用光影透视法烘染立体空间,使画面的远近距离和明暗层次错落有致,从而使创作主体的道德理想和宗教理想直接外射在创作客体的行为之中形成表里的和谐。

41、③、人物与人物:《罪》拉与卢仁、索尼亚、杜尼亚、马美拉托夫、大学生、

42、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

43、我记得读的第一部作品是他在世时的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他所塑造的一个个有血有肉,复杂矛盾的人物性格,一场场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将人性里面的善与恶不可思议得融合在一起。

44、   陀氏对于超越人之上的那个绝对存在的深切思考,使他的整个创作成为一部巨大而艰涩的哲学读本。他通过拉斯科尔尼科夫表达过对人类历史中的“超人”与“平凡的人”的困惑,他始终再追问,那些所谓的“强有力的个性”为什么可以杀人如麻、越过血泊,甚至那些被杀者的后代都对这些杀人的“强者”顶礼膜拜?而另一些所谓“只能繁殖同类”的“平凡的人”往往穷困潦倒,却因为良心的痛苦停在了“血泊”的这一边?“超人”和“平凡的人”,哪一个更讨喜上帝?还有,还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悖论!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