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一鼓作气的意思精选33句集锦

一鼓作气的意思精选33句集锦

admin 2023-03-25 10:38 句子大全

一鼓作气的意思

1、 (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2、古今往来,浴血沙场的将士们几个能活着回来啊!

3、《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4、译文:善念善行不能放弃,恶念和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5、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6、《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7、三回九转之势,灭世说道:身如弩弓,手似百箭,出入中道,紧密相连,一鼓作气,勇往直前,起落箭钻,步法不乱。

8、(举例造句): 李思安跃马交斗,经二十余合,思安拽枪徉败,退去。单可及乘胜追击。 ★《新编五代史评话·梁史卷上》

9、(例句):当年为何解放军不一鼓作气消灭印度呢?

10、解释: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11、(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偃旗息鼓,卷包而去。

12、(示例):初听这话,还是~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13、过了一会儿,齐军又击鼓冲锋,曹刿还是下令士兵纹丝不动。

14、摊位上有几十面皮鼓,唯有这面旧鼓口径是八寸。因为有了刚才的一见钟情,我感觉其余的要么大了点,要么小了点,声音也没有那面旧鼓纯净。

15、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国敲了三次战鼓,我们才能出击呢?”曹刿回道:“主公,打仗靠得是将士们的士气。敲第一遍鼓时候,齐军士气旺盛,如日中天;敲第二遍鼓时候,齐军士气已经锐减一半,精神涣散;敲第三遍鼓时候,齐军士气就如泄了气的皮球,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这个时候,我军趁机擂鼓进攻,精神疲乏的齐军哪里能抵挡斗志昂扬的鲁国将士呢?”鲁庄公听后极为赞许,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果然很有道理啊!”

16、一鼓作气出自《左转》中,是在曹刿向鲁庄公解释战胜齐军的原因时说出的话:鲁庄公的向曹刿请教说:“先生果然有过人之处,只是寡人还是有些不明白,在战争刚开始时,先生为

17、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18、公元前684年,齐国国君齐桓公率领大军攻打鲁国的长勺,鲁国国君鲁庄公请精通兵法、智勇双全的曹刿带兵迎战。鲁庄公问曹刿:“这一仗,你准备怎么打?”曹刿答道:“全国上下齐心合力,是战争取胜的基本保证。至于使用什么样的兵法,要亲临战场、见机行事才行。”

19、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20、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21、(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2、(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3、于是,鲁庄公和曹刿同坐战车,统率军队在长勺迎击齐军。

24、“一鼓”指第一次击鼓;“作”指振作;“气”是勇气的意思;“一鼓作气”是说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5、反义词: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

26、 古语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27、 (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28、全网首创“绘本与儿童心理学相结合”的育儿模式。

29、(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0、感悟: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这个方面给我们做人做事指明了努力的大方向!

31、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2、一鼓作气的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